廖敬軒兄弟也被帶去審查了,他們雖然斷了親,可到底是廖家人,調查是正常程序。
“我們和廖銘勇一家來往很少,你們肯定了解過我家的事,我們兄弟十幾歲才來京城,差點被黃金鳳逼死,廖銘勇冷眼旁觀,對我們置之不理,成人後,我們就搬出廖家了,之後幾乎沒什麼來往。”
兄弟倆很坦然,因為他們說的都是事實,組織去查就能查清楚。
對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他們還是很開心,廖銘勇一家這回徹底翻不了身了!
廖敬軒兄弟很快就放出去了,但他們都調離了原來的單位,兵工廠和研究所都涉及了機密,他們現在的身份不適合。
廖敬源去了一家國營機械廠,廖敬軒則去了電廠,他本身就搞電氣,去電廠屬於大材小用了。
駱欣欣和厲嶸準備回西北,走之前,兄弟倆請他們吃飯。
“感謝你們的幫忙,以後若有需要我們兄弟的地方,隻管開口!”
兄弟倆舉杯道謝,廖銘勇一家倒台,壓在他們兄弟身上的大山終於倒了,他們現在無比輕鬆,多虧了這二位的幫忙。
“我們也是為了自己,不用客氣。”
駱欣欣和他們碰了杯,關心地問廖敬軒:“你去電廠有點大材小用,以後有什麼打算?”
“電廠工作挺輕鬆,工資也不低,挺好的。”
廖敬軒笑了笑,表現得滿不在乎,但還是能感覺到他有一點遺憾。
畢竟他是個非常優秀的電氣工程師,在研究所有自己的研究項目,去了電廠後,隻能乾一些不重要的工作,對於一個沉迷研究的科學家來說,不能搞研究比不讓他吃肉還難受。
“其實就算不在研究所也能搞發明,你以前研究的是高大上的東西,現在可以研究些方便百姓生活的小東西呀。”駱欣欣勸道。
現在國內的家電還很落後,但歐美和櫻花國那邊,已經非常先進了,廖敬軒有這方麵的才華,完全可以自己搞發明創造。
“我隻會研究電氣產品,現在很多地方還沒普及用電,就算京城都還時不時停電,電氣產品對現在的老百姓並不現實,他們也沒那個閒錢買。”
廖敬軒語氣很無奈,現在的很多百姓連溫飽都沒解決,還有很多家庭連風扇都買不起,他就算能研究出來新型電氣產品,也沒有市場。
“國內的購買力確實不行,但可以出口掙外彙啊,比如電飯鍋,目前做得最好的是櫻花國,幾乎壟斷了亞洲市場,如果你能研究出比櫻花國更好的電飯鍋,肯定能為國家掙很多外彙!”
駱欣欣拿電飯鍋舉例,小日子那邊五十年代就有電飯鍋了,到現在京都很多家庭都用上了電飯鍋,她特意去商城看了,現在的電飯鍋功能很少,主要用於煮飯,不像後世的電飯鍋功能多。
“電飯鍋國內已經有了,羊城那邊生產的。”
廖敬軒說明。
駱欣欣愣了下,這個她真不知道,國內這麼早就生產電飯鍋了?
“那你可以在功能上創新,比如增加定時,煲湯,煮粥等功能,也可以搞一個專門煲湯的電飯煲,或者專門燒開水的電茶壺,肯定有市場。”
駱欣欣說了幾樣後世常見的廚電產品,廖敬軒聽得眼睛越來越亮,他以前怎麼沒想到?
“你其實應該來搞發明,你的創意太新穎了!”
“我也就是嘴上說說,電氣一竅不通,地線零線都分不清的。”
駱欣欣拒絕了,她有自知之明,前世她就是電氣小白,哪怕有領先廖敬軒幾十年的見識,在專業上也比不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