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是國際通緝的鴛鴦大盜?”有個領導激動地問。
“不止我們倆,有不少民間義士幫忙,比如港城的鄭官,這艘貨船就是他安排的,還有其他人不願意透露姓名,也不想領功,他們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國越來越強大!”
駱欣欣捏造了一群民間義士,她和厲嶸統一過說辭。
軍區領導們並沒懷疑,如果隻有他們倆,確實乾不出這麼大的事,但有人幫忙就行得通了。
“這個箱子也是文物嗎?”
有人指著駱欣欣手裡的密碼箱問。
“是美刀,要帶回西北的。”駱欣欣輕描淡寫道。
要不是西北沒港口,她肯定不會選擇滬城停靠。
幾個領導心裡又酸上了,這麼一箱美刀啊,肯定有幾十萬,本來這些外彙是他們滬城的,可卻被有眼不識金鑲玉的蠢貨拱手讓給了西北。
那幾個蠢貨雖然受到了懲罰,可他們心裡還是不平衡,好想把人才搶回來。
於是,幾個領導又開始了輪番遊說,希望他們能回滬城發展。
“駱同誌你家房子已經收拾乾淨,隨時都能住人,你的爺爺奶奶,也都能安排工作。”
領導事先調查過,駱欣欣和叔叔嬸嬸斷了親,所以他沒提駱萬清一家,免得給人添堵。
“謝謝各位領導的關心,我孩子現在還小,暫時不考慮搬家,等孩子大點再說吧。”
駱欣欣這回沒明確拒絕,再過幾年她肯定要回滬城,西北那邊當然也很好,可對孩子的發展來說,還是滬城的前景更好一些。
幾位領導都是人精兒,一聽這話就知道有戲,不由大喜,許下了更多的好處。
“厲同誌的父母兄弟雖然犯了錯,但改造的態度還是端正的,將來你們回來,也可以一家團圓。”
“既然是我的父母兄弟,那就更應該嚴格要求,犯了錯就得受懲罰,該怎麼罰就怎麼罰,決不能因為我做違反原則的事。”
厲嶸說得特彆義正辭嚴,幾個領導一聽就明白了,這家夥是不在乎父母兄弟的,以後不必對這一家太上心。
“劉教授才華橫溢,工作兢兢業業,桃李滿天下,以他的能力,當副校長綽綽有餘,厲同誌覺得怎麼樣?”
“挺好。”
厲嶸笑了笑。
幾個領導心裡有數了,以後要多照顧劉教授夫婦。
第二天,京城的文物專家就趕到了,看到那麼多寶貴的文物時,這些老人們都哭得像孩子一樣,他們不顧年事已高,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
這些文物都是駱欣欣精心挑選的,沒有字畫,基本上是西周和戰國時期的文物,都有曆史研究意義,國家會比較看重,應該不會處理掉。
她知道八十年代時,京城博物館就處理了一批字畫,因為經費緊張,博物館沒錢維護文物,隻能售賣一批字畫,價格並不高,幾千塊就能買一堆字畫。
幾十年後,這些字畫的價值都翻了幾百倍,也有不少流向了國外。
所以她並沒拿出字畫,免得將來被博物館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