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間到臘月二十八,下午四點多,元元最後一節課結束,姐弟倆騎著電動車回了家。
到家的時候正趕上趙喜梅在包水餃,姐弟倆洗洗手,圍上圍裙就跟著幫忙。
裴之捏餃子,元元擀皮,趙喜梅炸蘑菇炸酥肉。
忙活到晚上八點多,該炸的該包的都算忙活齊了,一家人吃了頓團圓飯。
菜是裴海軍從鎮上飯店打包來的,正巧有裴之最愛吃的琉璃茄子,裴之拍了個照發給李樹,李樹……
好的,來活兒了。
今年沒有三十,所以臘月二十九的行程趕得很滿,大集,去墓園放煙花炮仗,貼春聯,晚上吃年夜飯。
大年初一,姐弟倆跟著趙喜梅拜年。
村裡重修了家廟,今年都要去新家廟磕頭,二十四拜,男一隊女一隊,裴之腿都跪麻了。
家廟出來以後,又是滿村裡磕頭,磕一上午。
中午飯吃完,下午裴之帶著弟弟去了附近的廟會,今年天氣不算太冷,所以廟會比去年的人更多,車子停在寺廟三四裡地外,一點點往裡擠。
套圈,打氣球,撈烏龜,撈魚都是傳統項目,裴之每年都參與,今年還多了一項,算卦!
廟門口幾個上年紀的老頭兒擺了卦攤,挑了個看著年紀最大的算了一卦,老頭兒說的雲裡霧裡的,她是一點都沒聽懂,白花二十塊錢。
在廟會玩了一下午,六點多才回到家。
大年初二中午,照舊在爺爺家吃飯,這次沒有討人厭的大嘴巴,姐弟倆都吃了頓清淨飯。
大年初三,去姥姥家走親戚,見到了二表哥,把她打聽到的2+3製大專告訴他,誰料二表哥現在已經徹底歇了讀書的心思,一心想當在廠裡打工的黃毛。
裴之想想自己那一攤生意,動了把他挖走的心思,那兩個幫他看房子的學長終究乾不長久,還是得找個一直待在倉庫裡的。
想來想去,二表哥也算合適,倆人從小一起長大,對他的秉性也算比較了解,裴之瞅個長輩都不在的時候悄悄跟二表哥提了提,這事回家後還得在網上細聊。
在姥姥家吃過午飯,就去了趙文軒家裡。
“猜到你們會來,正好省的我多跑一趟,”說著就把給姐弟倆帶的禮物遞給了他倆,裴之的是一瓶香水,元元的是一塊運動手表。
姐弟倆都沒有推辭,很開心的接過去,“軒哥,我倆給你帶的禮物在縣裡,你有時間去找我們拿。”
在趙文軒家聊了半個多小時就告辭了,他倆今天還要回縣裡,明天得接著上課。
正月初八,裴東順來縣裡給裴之送‘中介資源費’,順帶告訴她一個好消息,她在市裡買的房子,要拆了,這幾天就在量房子,讓裴之有空去一趟。
裴之收下裴東順給的五萬塊錢,順帶給他拿了身中山裝,“給你從杭州的一個大師傅那裡定做的,應該挺合身。”
“我要是不給你錢,你這衣服是不是就不打算給我了?”裴東順斜睨她一眼。
裴之嘿嘿笑,不說話。
初九上午,李樹陪著裴之去了市裡。
房子年前就開始量了,後天估計量到裴之這裡,裴之找周圍鄰居打聽了拆遷政策。
房產證上清晰標注了房屋麵積,按照這個麵積,對照附近居民區去年的補償標準,她能分兩套房子外加二三十萬左右的拆遷款,她對這個結果那是相當滿意,嘴角真比ak都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