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側過身,後背往李樹懷裡輕輕蹭了蹭,恰好貼緊他溫熱的胸膛。睜眼望向窗外,零星雪花打著旋兒飄落,沾在玻璃上,轉瞬便化成了水痕。
望了片刻,她又輕輕翻回去,像隻貓似的蜷起身子,把自己整個埋進他懷裡,鼻尖蹭到他棉質背心上淡淡的洗衣粉香。
李樹被她動來動去擾醒了幾分,下巴在她發頂蹭了蹭,胡茬掃過發絲,聲音裹著濃重的睡意,含糊地問,“醒了?”
裴之沒應聲,隻伸出手,在他後背上輕輕拍了拍,指尖帶著點剛睡醒的懶意,像在哄一個沒睡夠的孩子。
窗外的鞭炮聲又響了兩聲,襯得懷裡愈發暖了。
這是個難得的,溫暖又喧鬨的清晨。
小回籠覺醒來時,李樹已備好了早飯。
熬得稠稠的八寶粥,餾好的八個蒸餃,兩個玉米棒,兩個白煮蛋,還有一盤青椒炒蛋和酸辣土豆絲,另給李長川從小區超市捎了幾個辣花卷。
吃過早飯,李樹和裴之一起回陶縣縣城,先去給舅媽掃墓。
煙花是老楊買的,三筒火樹銀花,三筒牡丹禮花,五樣祭品也由他備妥。
幾人放完煙花,便退到墓園門口,留老楊獨自和舅媽說說話。
元元爸媽所在的墓園與舅媽這邊緊挨著,這片風水寶地算是徹底開發起來了,這兩年墓地價格翻了好幾番。
墓園有規定,入葬三年內可以放煙花,超過三年便不行。
前幾年元元都是在裴莊村的大北地放,今年托了關係,給管理人員送了兩箱牛奶和兩箱火腿腸,對方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任他們放了。
元元來的時候騎了裴東順的電三輪,帶蓬還有暖風,倒不冷,就是速度慢些。
掃完墓,三人一同往家趕。電三輪最高時速不過三十公裡,等裴之和李樹到家半個多小時後,元元才到。
中午飯是趙喜梅從飯店打包的菜,有裴之愛吃的琉璃茄子和紅燒茄子,元元喜歡的丸子湯和炒羊肚,還添了李樹偏愛的炸蘑菇——那是丈母娘的拿手菜,以及一盤蝦子粉絲。
吃過午飯,三人騎上三輪車去趕廟會。
套圈、打氣球、撈金魚、放生王八,還去上了香、算了卦。
算卦也不是為了求敗問事,不過是年年都有的老規矩罷了。
從廟會出來正好四點,停車的地方早已堵得水泄不通,三人隻好繞小路從村子裡穿。
元元望著村口的牌坊,問,“姐,這是姑姑家的村子吧?”
裴之也探頭看了看村名,應道,“是呢,就是這兒。”
說曹操曹操到,裴之一眼瞧見了那兩個炸糞坑的表弟。
大的已有十六七歲,染了頭黃毛,耳朵上夾著煙,穿件低仿的北麵棉服,配著緊身褲,褲腳還露著腳脖子,腳上是雙豆豆鞋。
裴之見他這打扮,隻覺得兩眼發黑——去年見時還是個極其樸素的小孩兒,這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