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封神大戰不會發生,不周山也不會崩塌,萬物皆會改觀。
細思之下,幽冥界的形成似乎專為巫族量身打造,彌補他們的不足。
此幽冥界,實為盤古留給巫族的棲息之所。
若是天界與地界同時現世,巫族定會成為天地主角。
但事態的發展超出了盤古的預料。
不過,此次張丹青成功將事情引向正軌。
這才是應有的生機。
換言之,這才是洪荒應有的大勢。
此刻,張丹青突然又有了疑惑。
一切本應如此完美,為何結局卻是滅族?
後土設輪回後,幾位聖人阻止了巫族入主幽冥界。
否則的話,巫族能夠化解所有衝突,巫妖之戰不會發生,不周山就不會崩塌。
由此可推,在聖人的計劃中,巫妖兩族注定要離開洪荒。
若巫族此番順利入主幽冥界,必定觸及聖人的根本利益。
或許到那時……
張丹青心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他幾乎徹底明白了盤古創立幽冥界的深意。
幽冥界的存在,本就是為了巫族所設。
以幽冥界的特性彌補巫族的不足,助其成為天地主宰,掌控洪荒,這便是盤古的舐犢之情。
遺憾的是,輪回的形成需要漫長時光,巫族根本無法提前占據幽冥界。
輪回出世越遲,巫族便越難翻身。
而巫族在洪荒大陸與妖族爭鋒,已積累無窮業力,瀕臨覆滅邊緣。
於是後土獻出血肉,加速了輪回的誕生。
但時至今日,一切都已無力回天。
業力纏身,天道之力隨即降臨,除了……彆無選擇。
即便輪回現世,也無法扭轉乾坤。
否則,巫族在洪荒累積的滔天業力將何去何從?
億萬人間的因果糾葛又該如何清算?
這些都是難以承受的罪孽和業力。
若這些果報不顯,天道何以昭示公平?
天道的公正,才是洪荒穩定的基石。
一旦天道失衡,洪荒必亂,甚至走向毀滅。
業力正是引發天道懲罰的關鍵。
唯有巨大的業力,能讓任何人萬劫不複。
當下,巫族所背負的業力沉重無比,足以讓聖人失去地位。
因果重大,無人敢輕易觸碰!
這便是為何諸聖竭力推動巫妖大戰。
因這是天道的意誌,順從即是合道。
原本歸巫族所有的幽冥界,後來因酆都而改由鬼族接管,開啟鬼道,統領幽冥。
可以說,幽冥界出現得早,是巫族的;晚了,就成了鬼界的。
然而,如今似乎有些遲了。
不過,後土若成功煉化六道輪回,便能借助輪回之力,令天道有所顧忌,以輪回功德化解巫族的業力!
張丹青深知後土開創輪回有著莫大功德。
這份功德之巨大,甚至超越女媧造人功德的兩倍。
這份功德,足以消除巫族的業力負擔。
這片天地間的真實生機,源於後土不死。
洪荒的六道輪回,代表著此界最為強大的六類存在,每一種類的出現,都在推動著輪回的運轉。
直至最後一位修羅族降臨,六道輪回才算初步成型,與天地間的聯係也趨於穩固。
輪回為眾生轉世之所,掌管著洪荒生靈來世的命運。
其重要性無需多言,輪回與天道之間的緊密關係更是顯而易見。
天道乃洪荒至高無上的主宰,六道輪回正是依循天道之意而生。
如此重要的輪回若儘歸後土掌控,天道定然不安。
後土需經曆輪回之劫方能圓滿,這是天道的旨意。
否則,若她獨掌輪回之盤,洪荒之中能與之爭鋒者又有幾人?
此刻,張丹青心中已滿是寒意,其中複雜糾葛難以言表。
但他既已踏入洪荒,便決意改寫未來的格局。
否則,穿越的意義又在何處?
“慶幸的是,尚有餘地可改,即便麵臨風險。”諸多散修懼怕承擔洪荒的因果,卻妄想成就混元,實為癡心妄想。
欲成混元,如凡人在刀刃上起舞,稍有不慎便萬劫不複。
鴻鈞當年布下誅仙劍陣,亦險象環生,稍有差池便是洪荒眾神的討伐。
可以預見,若非他及時抽身,後果不堪設想。
即便如此,在場眾人也明白,一旦羅睺等人尋到他,結局仍是覆滅。
由此可見,若不直麵洪荒因果,不參與天地變遷,便毫無資格談論混元大道。
即便為後土尋得一線生機,接踵而來的危機卻愈發沉重。
喜歡洪荒:神級兌換係統,我當奸商了請大家收藏:()洪荒:神級兌換係統,我當奸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