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雖稱兄弟,但彼此之道實則迥異。
老子與元始之道相近且無衝突,而元始與通天之道卻截然對立,勢不兩立。
在這種情形下,從各自收徒起便已紛爭不斷。
聖人必須堅守自身之道,若為了苟延殘喘而假借一線生機之名行逆天之舉,則必失民心。
當天命大勢降臨、人族麵臨浩劫時,人教選擇無為觀望;闡教則順應天道,主動掀起劫難。
眾生祈求生機,皆盼一線希望。
這生機乃萬物皆有的根本,縱使任何勢力或個人,在絕境中都渴望存續。
若闡教順應天道引發劫難,而你教導他們尋求生機,則闡教與截教的矛盾將進一步激化。
這也是元始天尊痛下殺手針對截教的原因之一。
張丹青略作思索後說道:“師父,此番劫難,天庭雖無力再戰,但天庭大軍損失七成,對天庭來說也算好事。
原本人口繁雜,氣運沉重逼迫帝俊太一不得不戰,但經此一役,天庭內部種種壓力儘去,帝俊太一得以重新整頓。
此後多年,天庭將愈發穩固。
不過巫族卻前景堪憂,巫族傷亡亦超七成,且死傷者多為以精血孕育的巫人,這批消亡後,巫族再無力複生同類,未來的巫族將發生巨變,戰鬥力也將大幅削弱。”
通天聞言點頭道:“丹青所言確是如此。”
通天身為聖人,一眼看穿天庭與巫族內部狀況。
兩族因這場大戰均經曆結構重塑:昔日天庭因人口膨脹氣運消耗加劇,如王朝末期般困頓,可經此一戰,內部各派係勢力幾乎蕩然無存,給妖族新生代帶來廣闊空間。
恰似兩國經濟崩塌之際,高層約定決鬥以謀出路。
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無數設施被摧毀,大量生靈喪命。
最終雙方坐下來談判,各自回歸重建家園。
原本停滯的經濟迅速複蘇,仿佛煥發新生。
雖然這一過程顯得冷酷無情,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天庭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張丹青繼續說道:“未來的氣運會更多地集中在人族身上。
這一劫難之中,人教在人族已失去民心,但經過這場血與火的洗禮,若能挺過來,必能大大增強氣運。
假以時日,人族或許能成為洪荒第一大族,而我截教也因此成為第一大宗派。
到那時,妖族掌控天庭,人族稱霸洪荒,巫族鎮守幽冥界,幽冥界內還有人族鬼修。
如果師尊您能傳授鬼修功法,那麼我截教的氣運將更加穩固!”
“在這場浩劫裡,西方二教本欲擾亂洪荒,妄圖漁翁得利,結果不但一無所獲,還失儘人心,落得個可笑下場,自然無法在洪荒立足。
我認為,日後他們可能會鋌而走險,做出什麼極端之事,須防備一二。”
“哈哈……妙哉!”
通天聽罷,忍不住放聲大笑。
“丹青,你說得很對。
你在人族廣收弟子,竟讓我截教獲得了如此豐厚的氣運增長。
這樣看來,人族氣運興盛,我截教自然受益匪淺。
至於那西方二人,現在身負重傷,即使痊愈也需要許久,暫且不用太過憂慮。
另外,四聖見人教在人族的氣運衰敗,日後定會聯手對付我,不過他們即便聯合天庭,也不足以掀起太大波瀾,隻需慢慢應對即可。
不過,最令我擔心的還是不周山,他們這次顯然是衝著毀掉它而去的!”
通天聽後不禁說道:“丹青,你說得沒錯,他們確實想毀掉不周山,你知道為何嗎?”
“師尊,此事我曾與後土娘娘討論過,因不周山乃盤古脊梁所化,盤古意誌仍在其中,有些人害怕盤古大神複活,所以想方設法要將其毀滅。
師尊也是盤古三清之一,不知您是否也有這樣的顧慮?”
張丹青提出了這個尖銳的問題,頓時讓通天陷入了深思。
通天既沒有驚慌,也沒有憂慮,隻是默默沉吟。
眾人也都屏息靜氣,不敢出聲。
張丹青所言之事,早已超出截教諸多弟子的理解範疇。
在他闡述天地大勢時,那些人卻還糾結於自家道場的瑣碎事務。
許久之後,通天長歎一聲:“唉……我是盤古元神所化,承蒙盤古大神恩澤,但終究不是巫族那樣的盤古嫡係血脈。
盤古元神三分為三清,我既得一線生機大道,必是盤古有意為之。
既然如此,盤古定會予我一線生機,此乃我道所在,何懼之有!”
張丹青聞言,對其肅然起敬:“師尊之言令弟子欽佩,弟子亦堅信,縱使盤古大神重臨,亦不會傷及師尊。
故當信盤古,毀不周山實為下策,因毀掉的將是洪荒未來。
因此,弟子以為,無論怎樣都該守護不周山,這應是我們截教的責任,即便不周山需毀,亦存一線生機,這也是我們截教應行之事。”
“好!有你這樣的親傳弟子,我截教興盛可期。
汝等現皆為大羅金仙巔峰,即將邁入準聖境界,今日為師便為你們講授準聖之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聽罷,紛紛端正坐姿聆聽。
與張丹青一番對話後,通天心中的疑慮儘消。
準聖之道,正是張丹青等人急需領悟的,他們均已達到大羅金仙巔峰,很快便會踏入準聖之境。
有聖人指點迷津,自然無任何歧途與困惑。
截教講道之際,其他勢力也在反思此劫失利的原因。
須彌山中,接引與準提麵色凝重,在大殿裡商議。
“師兄,此次劫難,我西方非但一無所獲,反而與通天結下深仇,與人族、巫族均有因果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