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許多人能夠理解他的意思。
但真正體會其中深意的人卻寥寥無幾。
此時的張丹青,已帶有幾分超凡脫俗、遠離洪荒塵世的氣息。
高居九重雲霄,悟得大道真諦。
超越天地玄黃,我即為尊。
盤古開天辟地,陰陽流轉有序。
道傳三友,截教闡教分立。
玄門領袖,一氣化為鴻鈞。
忽然間,九天之上,鴻鈞的聲音驟然傳來。
隨之,他的身影顯現。
“參見道祖!”
“諸位免禮!”
鴻鈞先是對張丹青道:“祝賀道友成功證道混元!”
張丹青急忙說道:“道祖乃吾師祖,怎敢如此稱謂!”
鴻鈞聞言搖了搖頭:“如今你已完全超脫洪荒,且將所有業緣回饋洪荒,因果皆消,師承不再延續!”
可以說,在他祭道之際,已經將所有牽連儘數了結。
就像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一般。
這些因果已然終結,包括師徒之間的。
如今剩下的,僅存於情感,而非因果。
張丹青祭道之後,與洪荒世界的一切因果聯係、修行之路,均被斬斷。
從截教創立至今,他所經曆的所有關係、因果、修行軌跡,都被清理得乾乾淨淨。
祭道歸來後,再無任何因果糾纏。
可在情感上可稱通天為師尊,但從因果上來看已無關聯。
鴻鈞身為天道,自然看得分明。
而張丹青則謙遜應對。
此刻,所有人都向張丹青表示祝賀。
後土上前,二人對視,皆是滿心歡喜。
鴻鈞注視著後土,目光複雜。
如今地道已然穩固,天道也無可奈何,隻能悄然退去。
時至今日,洪荒終於進入了真正的平穩時期。
然而,即便如此,紛爭依然未曾斷絕,各方勢力各有算計。
但凡有人群聚集之處,便有恩怨糾葛。
不過,自張丹青登臨混元大道之後,這些事情對他而言已無足輕重。
他宛如天道一般,俯瞰著洪荒大地的變遷。
同時,他也放棄了對洪荒氣運的爭奪。
在登頂混元之時,他已經將所有的氣運獻祭給了洪荒大地,因此不會再覬覦這片土地上的福澤因果。
在這洪荒之中,再無任何因果牽連於他,他已超然於天道之外。
儘管後土同樣達到了混元境界,但她肩負著掌管地道的重任,未能完全祭道。
她的混元之力源自盤古的恩賜,因此她有責任代替盤古守護洪荒世界。
鴻鈞環視眾人,開口道:“諸位且隨我前往紫霄宮。”
“謹遵道祖教誨!”
鴻鈞並未多做解釋,一切待到紫霄宮中再說。
此番洪荒的變化確實巨大,必須有所應對。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便是張丹青的身份。
當下,所有人都齊聚紫霄宮,後土也已到達。
六位聖人就位後,鴻鈞單獨為張丹青和後土安排了位置,位居六聖之上,分列於他左右。
至於準聖,則留在原本三千客的位置上站立。
鴻鈞掃視眾人,沉思片刻後說道:“盤古大神開辟洪荒,使天地初成,天道亦隨之誕生。
而大地因龍漢量劫受損,導致地道無法成型。
如今洪荒大地恢複完整,地道順勢而出,實乃洪荒之大幸!”
縱然天道並不願地道顯現,但眾人仍需表現出喜悅之情。
畢竟天地本為一體,不可分離,隻有天而無地,終究不合常理。
不過,鴻鈞並未提及人道。
既然地道已經成型,就必須明確這一點,即便勉強承認也是必要之舉。
張丹青默默注視著這一切,對鴻鈞話中的深意心知肚明。
然而,他對此已毫無興趣。
洪荒的一切發展,不過是命運的安排,他已經登臨混元,未來如何,他已不再乾預。
就如同洪荒西部的荒涼一樣,這是洪荒最大的機遇。
誰能化解這一困境,誰便能成為聖人。
洪荒圓滿後,這片天地便再無旁人的容身之處。
此時,張丹青也清楚,西方大陸破碎或許正是天道有意為之,借此確保地道永遠不得現世。
而鴻鈞能夠順利證道,也是早在龍漢量劫開始前便已贏得天道的信任。
否則,天道怎會如此順理成章地讓鴻鈞勝出?
這其中必定有許多利益交換。
那麼,作為關鍵人物的鴻鈞,對天道的所有布局,應當就是執行者。
試想,若鴻鈞無從證明忠誠,天道怎能完全信任他?
無需知道當時具體談了些什麼,但張丹青已然明白,西方的崩塌,甚至於不周山的損毀,都與鴻鈞脫不開關係。
那麼,鴻鈞是惡人嗎?
當然不是。
如果沒有洪荒的先天不足,哪裡會有補全天道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