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朝帝王,他自然識得鎮元大仙與龍三太子。
龍軒與人族的情誼深厚自不必說,
雲中子同樣是人類的恩公。他不僅在巫妖大戰中拯救了人類,還在擔任舜的導師時,助力人類修築道路,為人類的進步立下了汗馬功勞。
殷壽微微行禮,問道:“不知兩位前輩光臨,有失遠迎。”
龍軒輕輕點頭,問道:“你可知道自己今日所為?”
殷壽聞言露出困惑之色。
龍軒一揮手,虛空中顯現出殷壽之前寫詩侮辱伏羲的情景。
殷壽看後大驚:“怎會這樣?我怎麼什麼都不記得了?”
龍軒見狀,說道:“看來,你是中了彆人的詭計,放鬆心神,我們為你檢查一下。”
殷壽點頭應允。
龍軒的神念探入殷壽的識海,殷壽本能地防禦,但瞬間又控製住了自己。
在殷壽的識海中,龍軒一無所獲,常規手段根本無法找出問題所在。
龍軒意識到這絕對是某位聖人的手段。
“伏羲、西方教,或是太上老君?”
龍軒心中盤算著這幾個可能。
太上老君雖然極為看重出身,且護短,但似乎不屑於做出這種事。
伏羲似乎沒有這個必要親自控製殷壽來侮辱自己。
西方教?
不知為何,龍軒總是默默將西方教列為重點懷疑對象。
龍軒回過神來,一旁的雲中子問道:“道友,有何發現?”
龍軒搖頭,接著說:“應是某位聖人的手筆,我再試試。”
龍軒的神念暗中攜帶兩件法寶進入殷壽的識海。
在殷壽的識海中,龍軒借助帶來的《太極圖》與《洛書》,全力布置一座大陣。
很快,大陣便覆蓋了殷壽的整個識海。一段時間後,龍軒眼中閃爍著光芒。
“找到了。”
在殷壽識海最深處的一個角落,一枚蓮子靜靜地躺著,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殷壽。
若非及時發現,終有一日,殷壽恐將失去自我。
關鍵時刻,正如之前一樣,接引可以通過這枚蓮子暫時控製殷壽,從而引發大禍。
在蓮子周圍,一抹金光繚繞,這便是接引隱藏蓮子的手段。
龍軒不打算移除這枚蓮子,否則接引那邊會立刻有所感應。
隻見龍軒的神念裹著一座寶塔定在蓮子周圍,
正是東皇鐘。
蓮子連同接引的金光被定住,接著,龍軒圍繞蓮子布置了一座屏蔽接引的大陣,關鍵在於,如果接引不親自進入殷壽的識海查看,還真看不出端倪。
隨後,雲遊子決定伴隨商王左右,靜候赤霞的蘇醒,以防類似事件重演。
商王聞之欣然,雖不解雲遊子為何甘願屈尊輔佐,但仍滿心歡喜地冊封他為國師。
另一邊,人族源地對此渾然不覺。
儘管三皇聯手,借助昆侖印可發揮出聖人般的威力,但他們終究未至聖人之境,對於那些聖人慣用的隱秘手段仍感束手無策。
天庭之上
昊天孤坐於龍椅,滿麵愁容。
望著空曠的大殿,他自覺如同孤家寡人。
天庭招募無門,即便許以編製,也無人問津。
願投身者皆為修行無望之輩,此類下屬難成大用。
稍有根基者皆投奔聖人門派,尤其是截教,萬仙歸宗,英才儘攬。
天庭與之相比,黯然失色。
昊天唯一可依仗的,便是其師道祖鴻鈞的背景,但這並無實質助益,鴻鈞不會如聖人門派般為天庭弟子傳道授業。
於是,昊天深感此景難以為繼,否則唯有解散天庭,重歸紫霄宮守門。
一番思索後,昊天前往紫霄宮。
“師尊,天庭招募無望,眾仙皆往三清等聖人門派,我天庭無人,如何統禦洪荒?”
“長此以往,天庭恐將不複存在。”
鴻鈞端坐九天之上,周身道蘊玄妙,三千法則環繞如寵物般溫順。
瞬間,他氣息收斂,宛若凡人老者。
他望向昊天,翻掌間取出一物,似早已備妥。
“此乃封神天書,可冊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上榜者位列天庭,長生不老,永恒不滅。”
“諸教皆入此劫。”
言罷,洪荒之中劫氣湧動,天機混沌,因果難測。
昊天得封神天書,滿臉笑意地離去,尋訪各聖人門派。
昊天離去後,鴻鈞隨手一探虛空,手中仿佛握有乾坤。
他審視著從洪荒摘取的一片空間,歎息道:
“靈氣流逝加劇,如此下去,洪荒恐再難孕育混元大羅金仙之境。”
“此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