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位大將走進營帳,“軍師,我們的探子回報,西岐大軍正準備在天河附近紮營。”
“哦?天河……”
李墨軒看向天河附近的地圖,發現離石林最近的天河流經之地,確實有一片較為開闊的地方適合紮營。
但李墨軒覺得這片地方其實也不算太寬。
一個念頭閃過腦海。
他當即說道:“我親自去探查一番。”
說完,李墨軒來到天河附近,遠遠望見對岸河邊已經升起了嫋嫋炊煙。
暮色漸濃,岐地士兵正忙著生火做飯,搭建休憩之所。
正如趙玄圖在地圖上所察,此地河岸頗為開闊,
然而對於那八十萬雄師而言,仍舊略顯局促,帳篷間幾乎無縫銜接。
目睹此景,趙玄圖搖頭苦笑:“原本費儘心機製定的種種策略,現在看來倒是多餘了。”
“戰場之上,果真是瞬息萬變,與老師所言無二。”
同時,趙玄圖心中泛起一絲疑惑,按理說,薑明理應從廣陵子那裡學得精髓,不應犯此等疏漏。
莫非薑明乃是大殷潛於岐地的細作?但這似乎又說不通。
想不通透,趙玄圖索性擱置一旁。
隨行的幾位將領一頭霧水。
這時,趙玄圖猛然轉身,神色凝重:
“集結兵馬,今夜突襲岐地大寨。”
他特意吩咐:“挑選一批精銳弓箭手,同時準備充足火箭。”
將領們沒有多問,迅速行動起來。
大殷四十餘萬大軍開始集結,夜色中,肅殺之氣彌漫。
為避免打草驚蛇,他們與岐地大寨保持了一段距離。
數千名頂尖弓箭手被趙玄圖親自部署在河岸附近,確保在其射程之內。
此外,他還精選了一部分擅長呼風喚雨之術的將士,安排在天河上遊。
一切準備就緒,就連東風也可由他們自行召喚。
時至夜半,多數士兵已沉入夢鄉。
但趙玄圖仍未打算動手。
直至寅時淩晨三至四點),士兵們睡得正沉,
就連巡邏兵士的警覺性也大打折扣。
突然間,岐地大軍所在的河岸仿佛被無數赤紅流星劃過。
那是密集的火箭。
與此同時,遠見火箭的大軍立即朝著岐地大寨猛撲而去。
火箭落入岐地大寨之際,天河上遊,上百名趙玄圖預先部署的將士同時施法。
狂風驟起,吹向岐地大寨。
風助火威。
加之緊密相連的帳篷,不過須臾,整個河岸已是一片火海。
許多士兵被火焰驚醒,卻發現自己已置身於烈焰之中,四周皆是可燃之物。
不少士兵尚未逃出帳篷便已喪命。
即便是僥幸逃出,外麵亦是火海連天。
“起火了!快救火!”
“救命啊!”
人潮洶湧中,火光衝天,眾多戰士身上的衣物被烈焰吞噬,他們在痛苦中掙紮翻滾,場麵愈發失控。
睜開眼,雲飛揚目睹四周儘是一片火海,迅速指揮擅長控水術的將領滅火。
然而,這些將領雖即刻施展法術,但召喚來的傾盆大雨總在半空就被狂風卷走。加之營地廣闊,火海一時難以徹底撲滅。
所幸營地緊鄰天河,他們憑借對天河之水的掌控,終於撲滅了熊熊大火。
但喘息未定,大地開始震顫。
地平線上,趙無極率領的四百五十萬大軍如黑夜中的幽冥之師,洶湧而至。
西岐軍隊亂作麻團,即便身著鎧甲,此刻也各自為戰,隊伍難辨。
趙無極大軍壓境,西岐八百萬大軍在此情形下幾乎無力反抗。
雲飛揚望著這混亂景象,一時無措。
大軍一旦陷入混亂,麵對敵人衝鋒,防禦無從談起。他隻得命將領高舉旗幟,向一方突圍。
士兵們紛紛跟隨,但遠處更多人仍在黑暗中迷失,甚至看不清敵人。
殺戮持續到天明,許多西岐士兵心理防線崩潰。
趙無極見狀,高喊:“西岐將士,投降免死!”
眾多士兵聞此言,紛紛棄械投降。
為了減少損失,趙無極對雲飛揚的突圍並未全力阻攔,而將注意力轉向其他士兵。
至正午,戰事基本平息。
雲飛揚帶領殘餘部隊撤離,西岐大軍多數被殺或俘,八百萬人中,逃得三百萬,死傷二百萬,被俘三百萬。
趙無極方損失五十萬。
一場四百五十萬對八百萬的戰役,以趙無極大勝告終。
雲飛揚突圍後,擔心趙無極追擊,連夜奔逃至石林邊緣才停下腳步,整頓軍隊。
他派出眾多斥候,以防不測,此時的雲飛揚對突襲已心生畏懼。
軍隊整頓完畢,雲飛揚望著從千萬之眾縮水至三百萬的殘部,心生悲涼。
“憶往昔,萬物繁茂,生機盎然之景曆曆在目,何以至此落魄?”
三百萬雄師,今卻士氣儘失,如同一盤散沙。
談及攻克天險之地,即便是與智謀欠缺的狂戰士正麵交鋒,亦難逃敗北之運。
而另一邊,風無痕並未對雲飛揚有所圖謀,正忙於處置那三百萬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