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四十分,夜色還未褪去,隆城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
楊鳴已經穿好運動服,站在修理廠後院的空地上活動筋骨。
這是他來隆城的第十七天。
十七天來,他養成了固定的作息習慣:五點半起床,六點開始晨練,七點洗漱用餐,八點出門。
朗安從樓上下來,遞給他一條毛巾。
楊鳴接過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清晨的風還帶著涼意,但他的背心已經被汗水浸濕。
“鳴哥,今天打算去哪兒?”朗安問。
“西城區,聽說那邊新開了幾家4s店。”楊鳴拿起水杯喝了一口,“這幾天跑下來,東城和南城基本摸清楚了。就剩西邊和北邊的郊區還沒怎麼去。”
朗安點點頭:“要換車嗎?”
“就麻子那輛寶馬吧,不用換。”楊鳴開始做最後的拉伸。
早飯是李曉明媳婦做的。
他們一家已經搬到了楊鳴給安排的房子裡,李曉明媳婦知恩圖報,主動承擔起了幾個人的一日三餐。
早餐是地道的豫州風味: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兩餅,一碟小鹹菜。
吃完飯,楊鳴換上一件普通的棉布襯衫和牛仔褲。
這身打扮在隆城街頭完全不起眼,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穿著。
他刻意避開了南城時那種一看就來頭不小的精英做派。
“走吧。”楊鳴拿起桌上的手機和錢包。
麻子的寶馬530停在院子裡,不新不舊,很適合楊鳴現在的低調路線。
朗安坐進駕駛座,楊鳴坐在副駕駛。
這樣的組合在過去十七天裡已經穿梭於隆城的大街小巷,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隆城是個典型的北方三線城市,城市格局呈方形,四個城區圍繞著一個老城區,總麵積不大,從東到西開車最多半小時。
早高峰的車流並不算擁擠,十幾分鐘後,他們就到了西城區。
“先去商業街看看。”楊鳴指了指前方的路口。
西城商業街是隆城新開發的區域,道路寬敞,兩側是嶄新的商鋪和公寓樓。
這裡的消費水平在隆城算是頂尖,各種國際品牌的店鋪鱗次櫛比。
楊鳴和朗安下了車,沿著商業街慢慢走。
楊鳴的目光掃過每一家店鋪,偶爾停下來仔細觀察某個細節。
“這條街的店麵租金一定不低。”楊鳴輕聲說,“看這些品牌的密度,隆城的消費能力比我想象的要高。”
朗安點點頭:“阿軍說這片是趙家開發的。從規劃到招商引資,全是他們一手包辦。”
楊鳴的眼神微微一凝:“趙家是吧?回頭整理一下他們的資料給我看看。”
他們繼續往前走,拐進一條側街。
這裡的店鋪檔次明顯降低,多是些本地品牌的服裝店和小飯館。
街角有個修車鋪,幾個光著膀子的漢子正在忙活。
楊鳴停下腳步,觀察了一會兒那個修車鋪。
幾個工人身上都有紋身,一看就不是善茬。
修車鋪的深處,停著幾輛改裝過的摩托車,還有一輛黑色的奧迪a6。
“那是王雄的地盤。”朗安低聲說,“這條街上的店鋪都要交‘管理費’給他。”
楊鳴看了一眼修車鋪門口站著的兩個小年輕,他們的目光不時掃過街道,明顯是在放哨。
“走吧。”
他們回到商業街,在一家咖啡館坐下。
楊鳴要了杯美式,朗安點了杯拿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