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持續了不到兩個小時。
當工人們被徹底趕出廠區時,地上躺著不少傷員,雙方都有人頭破血流,斷手斷腳。
但秦天誠早有準備,安排了幾輛麵包車把受傷的人快速送走。
更讓人震驚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
工人們剛被趕出去不到半小時,七八輛挖掘機就轟隆隆開了進來。
這些龐然大物二話不說,揮舞著巨大的鐵臂,開始瘋狂地破壞。
廠房牆壁在巨力下坍塌,煙囪被炸藥炸倒。
那些被趕出來的工人眼睜睜看著自己工作了多年的地方變成廢墟,很多人跪在地上痛哭。
但一切都晚了,等天亮的時候,曾經的合安鋼鐵廠已經變成了一片瓦礫場。
這一夜,四海幫的名字傳遍了整個北城!
……
合安鋼鐵廠事件的餘波還未平息,北城衙門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四海幫身上。
那一夜的衝突造成了數十人受傷,雖然沒有出人命,但影響太惡劣。
有關部門開始頻繁傳喚四海幫的成員,風聲一時間緊得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四海幫要倒大黴的時候,意想不到的轉折出現了。
張文山突然高調現身,表示自己作為鋼鐵廠債權的合法持有人,對工人們的遭遇深感同情。
雖然按照法律他沒有義務承擔原廠的債務,但出於人道主義精神,他願意拿出一百五十萬,用於支付工人們的部分欠薪和這次衝突中受傷人員的醫藥費。
這個消息一出,輿論風向立刻發生了變化。
原本群情激憤的工人們麵麵相覷,他們沒想到會有人主動掏錢。
雖然一百五十萬遠不夠支付所有欠薪,但在工人們已經絕望的情況下,這筆錢無異於雪中送炭。
更妙的是張文山的後續操作。
他不是簡單地把錢一發了事,而是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工作組,逐一核實每個工人的欠薪數額,優先照顧那些家庭特彆困難的。
對於受傷人員,他不僅支付醫藥費,還額外給了一筆慰問金。
整個過程公開透明,還請了幾個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參與監督。
這一係列動作下來,張文山成了“大善人”。
工人們雖然心有不甘,但拿到了實實在在的錢,怨氣消了大半。
那些原本準備上訪告狀的人,也都偃旗息鼓。
衙門那邊的壓力自然也就消失了。
畢竟事情已經“妥善解決”,受害者都不追究了,他們也就沒有深挖的必要。
四海幫的兄弟們從擔驚受怕中解脫出來,都暗自慶幸。
但真正的高明之處還在後麵。
張文山在處理完工人問題後,開始頻繁出入鋼鐵廠周邊的幾個村子。
他帶著規劃圖紙,給村民們描繪未來的藍圖。
村民們被說動了。
在他們看來,張文山是個講信用的人,連那些欠薪都願意墊付,將來的承諾應該也靠得住。
於是,當張文山提出想要收購一些村裡的閒置土地時,村民們非但沒有抵觸,反而主動配合。
短短兩個月時間,張文山就以極低的價格拿下了鋼鐵廠周邊近兩百畝土地。
加上原來的廠區,他手裡掌握了一大片連成片的地塊。
按照北城的發展規劃,這裡未來的升值空間不可限量。
事後有人算過一筆賬,張文山前後投入不到數百萬,卻拿下了價值數千萬的土地!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不是通過強取豪奪,而是讓所有人都覺得占了便宜。
工人們拿到了錢,村民們看到了希望,連衙門都對他讚賞有加。
隻有少數人知道,這一切都在秦天誠的計劃之中。
那天下午在張文山辦公室裡的密談,秦天誠就已經把整個局麵看透了。
硬碰硬隻會兩敗俱傷,但如果能夠巧妙地轉換角色,讓張文山從掠奪者變成施恩者,不僅能夠達到目的,還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通過這件事,秦天誠和張文山建立了更深層的合作關係。
張文山看中了秦天誠的頭腦和手腕,而秦天誠則需要張文山這樣的大老板。
兩人一拍即合,盛源建築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喜歡黑道請大家收藏:()黑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