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總,為什麼會突然停工?”一個記者問道。
“這個我們也不清楚。”韓立搖搖頭,“項目進行得好好的,突然就接到通知要停工。我們詢問了相關部門,得到的答複是需要重新審核。”
“那為什麼不支付工人的工資?”另一個記者問。
“不是我們不想支付,而是我們也沒有收到應該收到的款項。”韓立拿出一份文件,“這是我們公司的所有資質和財務狀況,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公司的資金鏈是健康的。但是因為項目停工,很多環節都斷了。”
“有消息說,是因為眾興公司在某些方麵有問題,所以才被停工的。”一個記者問道。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韓立顯得很激動,“我們所有的手續都是合規的,如果有問題,相關部門可以隨時來檢查。”
“那你們認為停工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韓立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這個我們不便猜測,但是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場記者會後,各種消息開始在網上傳播。
最初是一些當地的論壇,然後是一些全國性的門戶網站都開始轉載。
“江城工人跳樓討薪,開發商推卸責任”
“國際廣場項目停工內幕:衙門還是企業的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人血汗錢何時能拿到?”
網民的反應很激烈,絕大多數人都站在工人這一邊。
“這些開發商真的是太黑心了,工人的錢都不給。”
“衙門應該管管這些事情,不能讓工人的權益受損。”
“支持工人維權,希望能夠討回公道。”
但是很快,風向開始發生變化。
一些“知情人士”開始在網上爆料,說停工的真正原因是有人在背後操作。
“聽說是省裡有人專門針對這個項目。”
“具體是誰我不敢說,但是大家都知道。”
“這種事情很常見,有人想整你,總能找到理由。”
漸漸地,一個名字開始在各種小道消息中出現:餘健。
最初是一些不起眼的論壇帖子,然後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媒體開始提到。
“據可靠消息,江城國際廣場項目停工是因為省裡某位姓餘的領導不滿。”
“這位領導與項目投資方有私人恩怨,所以利用職權進行報複。”
“工人成了犧牲品,真的很可憐。”
事態發展到這個程度,已經完全超出了江城市衙門的控製能力。
每天都有記者來采訪,每天都有網民在討論。
市長李建國連續開了幾次緊急會議,但是都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各種壓力彙集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輿論漩渦。
工人討薪、企業喊冤、衙門被動、網民憤怒,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那個在背後操作的人。
就在這種情況下,遠在省城酒店裡的趙華玲,終於接到了餘健的電話。
“趙總,我們再談談吧。”餘健的聲音聽起來很疲憊,“你看這個事情鬨得……”
“餘廳,我隨時都有時間。”趙華玲的語氣很平靜,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預料之中。
“今天晚上八點,還是上次那個茶樓。”餘健說完就掛了電話。
趙華玲放下手機,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她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
喜歡黑道請大家收藏:()黑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