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這段時間收集到的信息,秦氏集團的發展軌跡比較清晰。”李副手翻開第一頁資料,“秦氏集團成立於1998年,注冊資本500萬,最初主要從事貿易業務。”
張文朗認真地聽著,偶爾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要點。
“集團的實際控製人叫秦國忠,表麵上看是個白手起家的商人。但根據我們查到的資料,秦國忠在1994年之前是個貨車司機,文化程度不高。”
李副手繼續彙報:“1994年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秦國忠卷入其中,但具體情況檔案記錄很模糊。”
“從1998年到2005年,秦氏集團發展很快,涉足了物流、建材、房地產等多個領域。”李副手翻了一頁,“2006年開始,集團業務重心轉向金融投資,參股了多家當地銀行和投資公司。”
張文朗抬起頭:“這個發展速度是不是有些異常?”
“確實異常。”李副手點頭,“一個貨車司機,在短短幾年內就能積累起數億資產,這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幾乎不可能。”
“繼續說。”張文朗做了個手勢。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秦氏集團的很多重大決策,都和餘健的工作軌跡高度重合。”李副手的語氣變得嚴肅,“餘健每到一個地方任職,秦氏集團就會在那個地方有相應的投資項目。”
會議室裡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餘健在雲縣工作期間,當年秦氏集團就在雲縣投資了一個大型采石場項目。”李副手繼續念著資料,“餘健調到市裡,秦氏集團隨即在市裡拿了幾塊地搞房地產開發。”
張文朗皺了皺眉頭:“這樣的巧合,不太可能是偶然。”
“是的。”李副手翻到下一頁,“而且我們還查到了一個更重要的線索。當年餘健在雲縣任職期間,和一個女老師有過一些瓜葛。”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李副手身上。
“這個女老師叫林曉雯,當時在雲縣第二中學教書。”李副手的聲音變得很輕,“餘健調走的那一年,林曉雯死了。”
“怎麼死的?”張文朗立刻問道。
“自殺。”李副手回答,“但是根據我們查到的一些資料,這個案子當時就有很多疑點。”
張文朗站了起來,在會議室裡走了幾步:“詳細說說這個林曉雯的情況。”
“林曉雯,當時大學畢業分配到雲縣第二中學教書。”李副手翻出另一份資料,“據我們了解,她長得很漂亮,性格也很好,在學校裡很受學生喜歡。”
“……當時的調查結論是自殺,但很多同事都覺得不對勁。”
“為什麼?”
“首先,林曉雯沒有自殺的理由。其次,她死前找過餘健。”
張文朗停下腳步:“有證據嗎?”
李副手的表情有些複雜:“有一個叫陳建國的人,當時是負責這起案件的執法員,在卷宗裡麵他提出了很多個人猜想。”
“這個陳建國現在在哪裡?”
“應該還在雲縣。”
張文朗回到座位上,思考了一會兒:“還有彆的線索嗎?”
“有。”李副手翻出最後一份資料,“我們在京城的同事傳來消息,最近有人在為林曉雯的案子奔走,要求重新調查。”
這個消息讓張文朗眼前一亮:“什麼人?”
“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據說是林曉雯的親屬。”李副手回答,“京城那邊已經受理了申請,準備重新審理這個案子。”
張文朗點了點頭:“看來這個林曉雯的案子確實有問題。”
他站起身,麵對所有人:“我覺得,順著林曉雯的案子查下去,說不定能挖出更多的東西。”
然後張文朗又看向李副手:“川渝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川渝那邊主要涉及到一個叫眾興的公司。”李副手又拿出一份資料,“眾興公司注冊地在川渝南城,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