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連續的雨天剛過,緬甸老街的空氣中還帶著潮濕的味道。
下午三點,街道上車輛不多,大部分都是載著貨物的卡車和破舊的摩托車。
路邊的建築大多是兩三層的混凝土房子,牆麵被雨水衝刷得發黑,偶爾能看到一些中文招牌,大多是餐廳、旅店或者小商店。
狄浩走在人行道上,身後跟著三四個緬甸人。
他們保持著大概十米的距離,看起來像是路人,但狄浩知道他們的作用,他早就習慣了。
街邊有個水果攤,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緬甸女人,正在給芒果削皮。
看到狄浩走過來,她笑著用生硬的中文說:“老板,買水果!很甜很甜!”
狄浩指了指幾個芒果和一些香蕉,掏出錢包付賬。
老板嫻熟地用塑料袋裝好,遞給他。
“謝謝。”狄浩說道,聲音很平淡。
這種簡單的對話已經是他一天中為數不多的社交了。
拎著水果,狄浩走到路邊一輛黑色的豐田越野車旁邊。
司機是個二十多歲的緬甸小夥子,看到狄浩過來就發動了車子。
車子在老街的街道上行駛了大概十五分鐘,經過了幾個路口和一座小橋。
老街不大,但街道規劃得還算整齊,路兩邊種著一些熱帶樹木,偶爾能看到一些中式建築的屋頂。
這裡距離邊境很近,所以國內元素隨處可見。
商店的招牌用中文寫著“川菜館”、“東北餃子”、“重慶火鍋”,路上也經常能聽到普通話的對話聲。
越野車最終停在了一處看起來很普通的農家院前麵。
院子外麵是高高的圍牆,門口站著兩個保安,腰間彆著槍套。
看到車子駛來,其中一個保安走過來檢查了一下,然後推開厚重的鐵門,示意車子開進去。
院子裡麵是一棟三層的小樓,外觀很普通。
樓前有個小花園,種著一些當地的植物,還有一個小噴泉在運轉。
狄浩從車上下來,拎著水果徑直走進樓裡。
小樓內部的裝修和外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地麵鋪著大理石瓷磚,牆上貼著壁紙,客廳裡擺著沙發和液晶電視。
空調的冷風讓整個房間很舒適,完全感覺不到外麵的炎熱。
這裡除了狄浩之外,還住著七八個緬甸人。
其中兩個是專門做飯的阿姨,其餘的都是負責“照顧”狄浩的日常需求。
狄浩走進廚房,把水果放在流理台上,用清水仔細清洗。
他的動作很慢,似乎在刻意消磨時間。
洗完水果,他裝了一盤,然後走到客廳的電腦桌前坐下。
這台電腦是他來這裡後添置的,配置不錯,網速也很快。
狄浩打開瀏覽器,開始漫無目的地瀏覽網頁。
先是新聞網站,看了看國內的頭條新聞。
然後是一些論壇,隨便看看網友們在討論什麼。
偶爾也會打開一些視頻網站,看看電影或者電視劇。
但他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大多數時候都是機械地點擊鼠標,眼神有些渙散。
這就是他現在的日常生活。
每天上午睡到自然醒,然後吃早飯,看看電視或者上網。
下午出去走一兩個小時,買點東西或者隻是在街上走走。
晚上繼續上網,或者看書,或者發呆。
生活很規律,也很無聊。
狄浩知道這一切都是楊鳴安排的,那個他哥哥的大哥。
雖然從來沒有人明確告訴他,但他心裡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就是被軟禁。
隻是這種軟禁要舒適得多,有人照顧飲食起居,有現代化的生活設施,甚至還有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
如果不考慮不能回國、不能見家人這些因素,這裡的生活甚至比很多人都要好。
但狄浩現在已經對這些都無所謂了。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讓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從最初的憤怒、絕望,到後來的麻木、接受,狄浩覺得自己像是被抽掉了魂魄。
他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強烈的情緒波動了,就像一台機器,按照設定好的程序日複一日地運轉。
在電腦前坐了一個多小時,狄浩關掉了瀏覽器。
他覺得眼睛有些疲勞,也沒什麼特彆想看的內容。
他走到客廳的吧台前,從冰箱裡拿出一瓶威士忌。
這是傑克丹尼,他特意要求購買的。
在這個地方,能喝到這種酒是少數幾件讓他感到安慰的事情之一。
倒了一杯威士忌,狄浩走到沙發前坐下。
電視正在播放緬甸當地的新聞節目,主播是個中年女性,表情嚴肅地播報著什麼內容。
狄浩聽不懂緬甸語,隻能看看畫麵。
新聞畫麵切換著不同的場景,工廠開工、學校活動。
但他的心思根本不在電視上,隻是習慣性地看著畫麵發呆。
威士忌的味道帶著一種辛辣的溫暖感。
狄浩小口小口地喝著,感受著酒精在喉嚨和胃裡的灼燒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酒精能夠暫時麻痹他的神經,讓他不去想那些讓人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