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房間裡,柴峰和麻子麵對麵坐著。
外麵的香江夜景燈火輝煌,但房間裡的氣氛卻顯得有些凝重。
柴峰剛剛詳細彙報了和陳誌華談判的全過程,包括那個精心設計的“毒丸計劃”。
麻子聽完後,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問道:“萬一陳誌華不答應呢?”
柴峰笑了起來,笑容中透著一種胸有成竹的自信。
“除非他跟錢過不去。”
麻子挑了挑眉毛:“你這麼肯定?”
“當然肯定。”柴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開始分析,“陳誌華這種人,從一開始就是衝著錢去的。你想想,他最初的計劃是什麼?”
“把鏡像影業賣給胡飛。”
“沒錯,但不是簡單的賣。”柴峰搖了搖頭,“按照他的計劃,他是想把鏡像影業以15億的價格和胡飛談好,然後讓胡飛先預付一部分款項。有了這筆錢,他就去收購其他小股東的股份。”
麻子點了點頭,這個邏輯他理解。
“收購小股東股份,按照市價應該需要2.5到3億之間。”柴峰繼續分析,“但實際操作中,陳誌華肯定不會按市價收購。他會利用自己大股東的身份,以及鏡像影業目前的困難處境,壓低價格。即便如此,也至少需要2億多。”
“然後呢?”
“然後他把100的股份整體賣給胡飛,拿到15億。”柴峰簡單算了一下,“15億減去收購股份的成本,再減去澳門的4億賭債,最後到他口袋裡的大概也就8億左右。”
“8億也不少了。”麻子說道。
“確實不少,但還有風險。”柴峰提醒道,“首先,胡飛未必會一次性付款。其次,收購小股東股份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阻力,成本可能更高。最重要的是,整個過程需要時間,而澳門那邊的債主可不會等太久。”
麻子明白了他的分析邏輯。
“現在我的方案是什麼?”柴峰繼續說道,“免掉他4億的賭債,再給他7億的投資。雖然比他原來計劃的8億少了1億,但這7億是實打實到手的,沒有任何風險和變數。”
“而且更重要的是時間。”柴峰強調道,“我們的方案可以立即執行,不需要複雜的操作流程。對於一個急需用錢還債的人來說,這種確定性比什麼都重要。”
麻子認真思考著柴峰的分析,不得不承認這個邏輯很有說服力。
“還有一點。”柴峰補充道,“陳誌華現在的處境其實很被動。小股東的股份被我們拿走了,他和胡飛的原定計劃已經行不通了。即使胡飛願意按原價收購他的68股份,也解決不了資金周轉的時間問題。”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他現在除了接受我們的條件,幾乎沒有更好的選擇。”柴峰的分析很透徹,“胡飛那邊雖然背景深厚,但在具體的商業操作上,我們更有優勢。”
麻子點了點頭,然後問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如果他答應了你,就等於配合你一起耍了胡飛,他就不怕胡飛報複嗎?”
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
胡飛背後是項家,在香江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柴峰笑了笑:“陳誌華這種人,估計等錢一到手就會離開香江,直接跑路。”
“跑路?”麻子有些意外。
“當然要跑路。”柴峰的分析很現實,“你想想,他在香江還有什麼可留戀的?鏡像影業賣了,債務清了,錢也拿到了。繼續留在香江,不僅要麵對胡飛的報複,還要應對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不如直接移居海外,過逍遙日子。”
麻子覺得這個分析很有道理。
對於陳誌華這種商人來說,香江隻是賺錢的地方,不是家。
一旦生意結束,移居海外確實是更明智的選擇。
“而且。”柴峰繼續說道,“陳誌華本來就不是香江本土人,他是內地過來的。在香江沒有深厚的根基,跑路的成本相對較低。”
麻子聽完柴峰的分析,不得不佩服他的心思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