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阿聯酋某五星級酒店,十七樓走廊儘頭的房間。
窗簾拉得嚴實。
約翰·馮坐在書桌前,筆記本電腦屏幕泛著冷白的光。
他頭發花白,五十出頭的年紀,華人麵孔,戴一副無框眼鏡。
屏幕上是暗網的訪問界麵。
他熟練地輸入一串加密地址,幾秒後頁麵跳轉,一份壓縮文件開始下載。
進度條緩慢移動,他沒有盯著看,而是起身去衛生間洗了把臉。
等他回來,文件已經下載完成。
他解壓、瀏覽、截圖,動作流暢且安靜,像在完成一個重複了無數次的工序。
多年前他在中情局金融情報處做的就是這個,追蹤資金、鎖定目標、把碎片拚成完整鏈條。
那時他追的是恐b組織和販d集團。
現在他追的是富豪、政客和騙子。
本質上沒什麼區彆,錢的流向永遠比人的嘴誠實。
他把幾份關鍵文檔拷貝到一個新u盤裡,然後斷開匿名網絡,清空瀏覽記錄,最後合上電腦。
整個過程不到五分鐘。
他拿起手機,撥通朗安的號碼。
響了兩聲,對方接起。
“是我。”約翰·馮說,“東西整理好了,樓下咖啡廳,半小時後。”
“好。”
掛斷。
他把u盤裝進一個防水密封袋,放進西褲內側口袋,然後換了件淺色襯衫,出門。
……
咖啡廳在酒店一層,靠近大堂但不在正中央,是個容易被忽略的角落。
約翰·馮提前十分鐘到,挑了個靠牆的座位,視野能覆蓋整個咖啡廳和部分大堂。
他點了杯美式,沒加糖,慢慢喝。
他觀察每一個進出的人,服務生、客人、酒店員工。
沒人停留超過三秒。
沒人回頭。
沒人刻意避開視線。
他確認沒被盯上。
二十分鐘後,朗安出現在咖啡廳入口。
約翰·馮看了他一眼,沒招手,隻是端起杯子喝了口咖啡。
朗安徑直走過來,拉開椅子坐下。
“喝什麼?”約翰·馮問。
“不用了。”朗安說。
約翰·馮朝服務生擺擺手,示意不需要服務,然後把咖啡杯放下,從口袋裡掏出那個密封袋,隔著桌麵推過去。
朗安接過,沒有立刻打開,隻是放進自己的外套內袋。
“說說具體情況。”
約翰·馮靠在椅背上,手指輕輕敲著桌沿,那是他在整理思路時的習慣。
“劉特作的錢,大概二十多億美金,分成三股。”他壓低聲音,“第一股,以‘阿米爾家族辦公室’的名義投進海灣的港口和地產項目,大概八到十億,表麵上是長期投資,但實際控製權在幾個影子公司手裡,這些公司的股東都查不到真實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