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香江。
鏡像影業的律師團隊向港交所提交了重組申請。
那個收購的上市殼,原本是一家經營不善的小型貿易公司,市值不到兩億港幣。
柴峰帶著團隊用一億五千萬拿下,然後開始漫長的審計、重組、申報流程。
如果一切順利,年底就能完成借殼上市。
到那時,鏡像影業將成為一家在港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估值至少翻三倍。
……
銅鑼灣某購物中心,一樓中庭。
尤美雯穿著一襲白色連衣裙,站在台上接受采訪。
她的新戲剛剛殺青,票房破兩億,成為今年上半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台下是幾百個粉絲,舉著應援牌,尖叫聲此起彼伏。
閃光燈密集得像雨點。
她笑著揮手,姿態優雅,眼神裡帶著恰到好處的謙遜。
四個保鏢站在台下,三個工作人員在旁邊待命,經紀人在後台盯著流程。
采訪結束,她被工作人員簇擁著離開,鑽進一輛黑色商務車。
車駛離購物中心,消失在車流中。
車裡,她靠在座椅上,閉著眼。
經紀人在旁邊彙報接下來的行程:兩個綜藝錄製,三個品牌活動,一個慈善晚宴。
她沒怎麼聽,隻是點了點頭。
她知道這一切是怎麼來的。
公司投了五部戲,三個綜藝,十幾個品牌代言。
而公司之所以會這麼做,全都是因為劉特作。
他用錢把她砸成了頂流。
她也知道代價是什麼。
但她不後悔。
至少現在不後悔。
……
中環某寫字樓。
劉特作的信托公司辦公室。
財務顧問把一份文件放在他麵前。
“劉總,這是鏡像影業的最新股權結構。”
劉特作接過,翻開。
追加投資三億港幣後,他在鏡像的持股從20增加到30,成為第二大股東。
第一大股東是楊鳴,持股51。
第三大股東是趙華玲,持股12。
胡飛被稀釋到6。
其他小股東加起來1。
劉特作看著那些數字,嘴角微微上揚。
他合上文件,遞還給財務顧問。
“很好。”
……
九龍某工業區。
蔡鋒站在一座剛翻新的廠房門口,旁邊是賣家的律師和中介。
這是他這個月替公司收購的第三個實體產業,一家小型印刷廠,年營收八百萬港幣,員工三十多人。
之前還買了一家物流倉儲公司,一家餐飲連鎖的加盟權。
都是合法產業,賬目清晰,報稅正常。
在地產上也投了不少錢,旺角一棟商住兩用樓的三層,尖沙咀某商場的兩個鋪位,新界某住宅項目的十套房。
這些資產加起來,價值超過數億港幣。
都在香江眾興公司名下。
蔡鋒在合同上簽字,和賣家握手,然後轉身離開。
他坐進車裡,看著車窗外的工業區。
灰蒙蒙的天,集裝箱,貨車,起重機。
他想起幾年前,他還在南城收保護費,砍人,逼債。
現在他在香江管理產業,簽合同,談收購。
他不知道這算不算成功。
但至少,他不用再打打殺殺了。
……
紹城,工業園。
老五站在物流中心的監控室裡,看著屏幕上的實時畫麵。
十幾輛貨車在園區裡來回穿梭,工人在裝卸貨物,叉車在倉庫間移動。
這個物流中心占地六十五畝,總投資八千五百萬。
現在每個月的淨利潤在一百五十萬左右,一年下來能賺將近兩千萬。
而且這隻是開始。
隨著業務拓展,利潤還會繼續增長。
老五和穆家五五分成,他每年能拿到一千萬左右。
除了物流中心,還有杭城的錢江豪庭項目。
那是和曾龍合作的地產開發,華遠占30,龍騰占70。
項目三個月前開工,預計兩年後完工,總投資十五億,預期利潤五到六億。
老五能分到一億多。
他從監控室出來,走到園區外麵,點了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