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山生氣地朝著李老頭:“爹,你看看玉程,敢這麼和我說話!”
李老頭看齊樂樂摔了他的寶貝孫子,不滿極了,但他現在真不敢惹她。
轉頭對李銀山道:“老二,你家玉程可得好好教訓了,這麼沒大沒小的。”
齊樂樂都氣笑了,這老頭,還挺會欺軟怕硬的。
她一步跨過去,對著李寶山就是一腳:“嘰嘰呱呱,像個鴨子,真煩。”
又朝李銀山嗤笑:“合著彆人的兒子是兒子,就你的兒子是根草,一樣乾活,怎麼就咱們家的孩子老受氣呢?”
李銀山隻是懦弱,不是傻。
以前怕離開家,如今都逃荒了,爹和三弟,都得靠他和大哥照顧呢。
三弟是秀才又怎麼樣,現在這個世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大哥是個奸猾的,隻顧著他的小家,弄到吃的,經常偷偷吃。
他看了看二兒子玉程,少年骨瘦如柴,卻挑著擔子。
三弟一家的東西,除去放在板車上的,都在自家人身上背著,他們夫妻倆隻背著他們的兩個孩子!
他往大哥家望了望,他們眼中好像是在譏笑。
他心裡的不滿冒出來,轉身走了。
李老頭一張老臉布滿了陰霾:老二不像以前那麼聽話了。
李寶山摔倒在地上,看李銀山一句話不說走了,恨恨地看向齊樂樂。
齊樂樂挑釁地抱著胳膊看他的狼狽。
李寶山幫兒子擦了擦鼻血,看他臉上一片擦傷,扯著嗓子哭,忙哄著他,再次背起兒子,跟上了隊伍。
齊樂樂溜溜達達跟在後麵,到時間吃飯就上去搶,不想吃就給弟弟李玉程吃,反正一點不能少了她的。
剛開始一個月還好,路上還能找到水和一些野菜,混著他們帶的糧食,煮了野菜粥。
後來災民越來越多,彙集成巨大的隊伍,水越來越難找,野菜?草根子都找不到了。
下窪村的村民們,也有很多人家開始斷糧。
人們開始出現矛盾。
李族長再去協調,也不好辦了。
人在危及生命的時候,以前的紀律如何約束得住。
路上又遇到了幾次兵匪,糧食沒保住多少,日子更加艱難起來。
路過的村鎮,哪裡還能搜刮到吃的?桌椅都被劈了當柴燒了。
有些人連老鼠洞都要掏一掏。
逃難的隊伍裡已經開始出現易子而食的。
這些,都是原主經曆過的。
齊樂樂真正地經曆了一遍,心裡有些難受。
這時候的老百姓,活著真難啊。
有李族長管著,現在下窪村裡倒還沒有,不過,離那個節點,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