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義寶聽到傅昊的這句話。
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傅昊深沉信任的感激,又有對未來肩負重擔的緊張。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心中的波瀾,然後沉聲回答:“旅帥,您的信任我銘記於心,我定不負所望,在此地穩紮穩打,發展勢力,為旅帥您建立堅實的後盾。”
傅昊微微點頭,深邃的眼中閃過一絲滿意。
他麵色凝重,伸出手,拍了拍孫義寶的肩膀,緩聲道:“我信你。”
繼而傅昊決定向孫義寶灌輸一些理念。
沉聲道:“你希望不單單是一名卓越的戰士,更是一名具智謀的將領,我等肩負的乃是天國之使命,為了這片土地之未來,為了吾等之家園,然而推翻清廷,任重而道遠,所以第一我希冀在此地招募眾多茴坊教長’’
‘‘為什麼?’’孫義寶道。
‘‘這些教長皆多少有些文化,未來我們的軍隊也需要文化人,還有就是在此地務必要迎合本地之教派。”
需知能成為茴坊一坊教長之人,皆是通文墨、有學識之輩。
於漢語學、法律學、波斯語、西亞語、天文學等領域,皆有或多或少之研究。
故而掌控這些教長,手中便有了一定之資本。
須知茴變之際,各地推選之首領,首當其衝者,便是本地教長。
且這些教長不僅文才出眾,武藝亦是不差。
可謂是能文能武。
就是在統帥方麵和戰略方麵差的多了。
也就是說這些人能當軍師,外交官,刑法官,甚至能當衝鋒陷陣的猛將,就是當不了統帥。
隨後傅昊又道:‘‘第二點,利用你手裡僅剩的兵馬為基層軍官,在此地招募軍隊’’
隨後傅昊又告訴孫義寶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
孫義寶察覺到傅昊手掌的力量,那是一種無言的激勵與期許。
他鄭重地點了點頭,眼眸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夜幕如墨,繁星點綴其間,營地的火光在夜風中搖曳,為這片沉寂的土地增添了幾分溫暖與光明。
傅昊剛剛結束與孫義寶的交談,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規劃與期待,正準備返回自己的住所,卻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
葉三元匆匆來到傅昊麵前,微微喘著氣,顯然是趕了一段路。
他看著傅昊,眼中閃爍著尊敬與急切,開口說道:“天使,我師傅有請。”
傅昊微微一愣,疑惑地問道:“你師傅?”
他腦海中迅速搜索著關於葉三元師傅的信息,但似乎並沒有什麼印象。
也許前身認識,而他沒有前身的記憶罷了。
葉三元連忙解釋道:“我師傅叫於六,是倉頭古寺教長。’’
紀事記載,四月二十五起義初,倉頭鎮十三茴坊有三千人馬,領事為於六,年方八十)
傅昊沉思片刻,然後對葉三元點了點頭,說道:“帶路吧,我去見見你師傅。”
他心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想要看看這位倉頭教長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找他。
要知道於六好像是前期茴變的主要人物。
葉三元點頭,帶著傅昊穿過營帳,向著於六的住處走去。
夜色中,兩人的身影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高大,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會麵將是不平凡的。
不久,他們來到了於六的住處。
於六的住處簡樸而整潔。
此時坐在屋內,正拿著一本書在閱讀。
他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看向傅昊。
傅昊感受到那股銳利的目光,此人頗有仙風道骨,雖衣著樸素,卻難掩周身散發的不凡氣質。
於六放下手中的書,起身相迎,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說道:“扶王使者,請坐。”
傅昊拱手回禮,說道:“教長客氣,不知此次相邀所為何事?”
於六請傅昊坐下,緩緩說道:“聽聞天國使者欲招募茴坊教長,推翻清廷,此乃大義之舉。我雖為教長,卻也心係天下蒼生。我願助使者一臂之力,同時也有一些建議想與使者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