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終究沒追上。
當夜打更的瞧見奇景:兩匹口吐白沫的驛馬馱著昏死的傳令兵在城隍廟前轉圈,馬尾巴上拴著半幅被驢嚼過的黃綾。
上寫"欽差大臣勝保夜觀天象,見紫微星落於羊肉泡饃碗中,知回匪當滅..."
華陰行轅勝保聽完稟報,竟不怒反笑。
抖開備用的鎏金匣子,取出早備好的第二封奏折:
"臣勝保跪奏,前報大捷後,宋景詩佯降賊寇以為內應,今已火燒回匪糧倉三十六座..."
轉頭對師爺擠眼:"這叫雙龍戲珠,管他娘的真降假降!"
紹興師爺盯著勝保新擬的奏折,山羊胡翹得能掛油潑麵,突然"啪"地一拍大腿:"妙啊!東翁這招喚作"刀削麵奏折法"!"
勝保剛灌下半壺西鳳酒,聞言差點嗆著:"啥麵?"
"您看——"師爺蘸著酒水在案上比劃。
"頭道奏折是寬麵,二道奏折是細麵,麵條打架湯不渾!"
說著摸出鼻煙壺當驚堂木:"當年嚴嵩寫"庚戌之變"捷報,還要連夜埋幾個韃子屍首,哪像東翁這般..."
他忽然壓低嗓子湊近,"憑空能扯出三十六座糧倉的鬼火!"
窗外的親兵憋笑憋出豬叫。
勝保卻來了興致,甩開貂裘踱步:"接著說!"
"您這奏折功夫,比潼關的扯麵師傅還勁道!"
師爺唾沫星子飛濺,"尋常人撒潑打滾頂多算油潑麵,東翁這是把biangbiang麵、臊子麵、褲帶麵揉成一團,再澆上山西老陳醋、湖南剁椒..."
話音未落,馬廄傳來嘶鳴——驛站老馬聞著味尥蹶子,把"宋景詩反正"的密報踢進了茅坑。
師爺邊謄抄奏折邊哼起越劇小調:"將軍妙計安天下,一張黃表紙,兩把迷魂沙..."
忽見勝保鼾聲如雷,竟貼心地在折子末尾添了句:"臣夜夢關帝顯聖,賜"精忠報國"四字,現刺於臀部以銘誌。"
第二天,由於第二師的於彥祿故意放水,勝保得以率領八千大軍順利通過華州。
十三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大約七點鐘的時候,勝保到達渭南。
渭南郊外卯時三刻。
勝保對著銅鏡正了正新得的雙眼花翎,對帳外八千"精兵"豪氣乾雲:"兒郎們!打下渭南城,老子請你們吃羊肉泡...饃?"
最後一個字突然變調——他瞧見於彥祿的部隊正在給騾馬喂冰糖肘子,戰旗杆上居然晾著粉蒸肉!
難道眼花了?
"大帥莫慌!"紹興師爺捧著羅盤神叨叨轉圈,"昨夜觀星,紫微垣入羊肉湯勺,此乃"肉湯破軍"大吉之兆!"
話音未落,北邊河灘突然騰起三千丈紅塵——革命軍第二師騎兵團的馬蹄鐵竟綁著紅油涼皮,跑起來潑辣子香飄十裡。
渭河灘頭辰時。
"報——!"
探馬滾下馬背時懷裡還揣著冒熱氣的臘汁肉夾饃,"後軍輜重被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