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三元駁道:"我等與那洪天王素無統屬之約,何須受其羈絆!憑甚要聽他調遣?"
諸將亦齊聲應和:"正是!"
"我等隻聽大帥號令!"
傅昊徐徐起身,目光如炬掃過眾將,沉聲說道:"諸位且聽——"
"我革命軍雖自立旗號,然與太平天國同屬反清義師。
“清廷視我等皆為‘逆匪’,必以全力剿滅。”
“若洪軍崩,則我西南孤懸;若我部潰,則洪軍腹背受敵。”
“此乃唇亡齒寒之理,非親亦敵,非敵亦親。"
他指向金陵方位:"洪秀全雖踞天京,然其勢日衰。”
“若其欲借我等之力為東線屏障,自會施以牽製之術。”
“然我等須明:今日之爭,非內耗之時。”
“縱不奉其詔,亦需避免正麵衝突,以免清妖坐收漁利。"
韓寶英凝思片刻,肅然附和:"大帥所言極是。”
“當務之急,乃以大局為重,暫忍內爭,共抗外敵。”
“待清廷勢頹,再謀自立亦未遲矣。"
傅昊頷首,複歸主位:"諸君當知,亂世存身之道,在於‘勢’字。我革命軍分散布陣,既是為鉗製清軍,亦是為避免洪軍猜忌。”
“若聚兵一處,反恐引其疑懼,招致無端之禍。”
“故分兵五路,看似勢弱,實則暗藏合縱之機——各軍互為策應,清軍無力逐一擊破,洪軍亦難獨力吞並。”
“此乃以柔克剛,以分製合之策!"
眾將聞此,皆凜然拱手:"大帥深謀,末將等謹遵方略!"
傅昊聞眾將之言,神色愈發凝重,忽厲聲下令:"傳令三軍——即日拔營,全軍開赴德陽!與孫義寶部會師,刻不容緩!"
“是!”眾將齊聲高呼。
兩日後,德陽城外旌旗蔽日,塵土飛揚。
傅昊率軍浩浩蕩蕩行至城郊,但見城門大開,孫義寶身著呢子大衣,披猩紅披風,率領眾將吏與鄉紳早已列隊迎候。
其身後百姓手持旌旗、鑼鼓喧天,頗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之勢。
孫義寶見傅昊騎黑馬踏塵而來,當先躬身長揖:“末將孫義寶,恭迎大帥親臨德陽!此城百姓久仰大帥威名,今得見天兵雄姿,無不歡欣鼓舞!”
其聲若洪鐘,震得城樓簷角銅鈴簌簌作響。
傅昊勒馬駐足,見孫義寶雙目卻灼灼如炬。
他朗聲笑道:“孫將軍客氣了!你我同袍共事,何須此等虛禮?且觀爾部軍容整肅,德陽城池固若金湯,足見將軍治軍有方啊!”
說罷翻身下馬,與孫義寶執手並肩而行。
城門口忽有白發老叟捧酒壇跪呈,顫聲道:“老朽代全城父老,敬大帥一碗‘迎軍酒’!願天兵掃儘妖魔,還我河山太平!”
傅昊俯身接過酒碗,仰頭一飲而儘,擲碗於地,砰然碎裂。
百姓見狀,齊呼“大帥威武”,聲浪如潮。
喜歡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