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見狀大喜,閻興春、邱遠才等將領立刻率馬隊疾馳城門。
守城兵卒或已混入民亂,或早被官吏收買,竟無人阻截。
陳天柱聞訊,肝膽俱裂。
他奔至城樓,卻見崔偉鐵騎已湧入城中。
百姓或跪地求饒,或被馬蹄踐踏,火光映照著“陝回十八營”的旌旗獵獵作響。
他仰天嘶吼:“天柱愧對漢中百姓!”
轉身抽出佩劍,劍刃橫於頸間。
最後一刻,他望向城內殘破的街巷與哀嚎的民眾,淚與血交融滴落。
“陳總兵!”李忠等殘部欲攔,卻見他已氣絕身亡。
漢中城的暮色中,一代武將的身軀緩緩倒下,手中仍緊攥著那枚刻滿裂痕的虎符。
崔偉踏入總兵府時,隻見滿地狼藉與陳天柱的屍身。
他俯視著這位曾經的對手,歎道:“陳天柱若肯降,本將必留其性命。”
“可惜忠臣愚忠,反害了滿城生靈。”
隨後下令:“封城三日,肅清亂黨!”
“記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不許侮辱婦女”
“違令者,斬!”
“另外厚葬陳天柱,以將軍之禮待之。”
崔偉深知,陳天柱雖為敵,但是條漢子,英雄有英雄的歸宿。
他凝視著對方手中那枚刻滿裂痕的虎符,仿佛看見漢中城三十載風雨儘凝於此。
殘陽如血,將陳天柱僵直的身軀鍍上一層金邊,恍若戰神最後的尊嚴。
"傳令下去,以柏木棺槨厚葬陳總兵,靈堂設三晝夜,我軍將士皆著素衣吊唁。"
崔偉嗓音沉如鉛鐵,"敵將忠骨,不可辱之。讓全城百姓知曉,我革命軍殺伐隻為反清濟民,不折英雄傲骨。"
閻興春抱拳應命,眼底掠過驚詫。
崔偉,此刻竟對敵屍施以將禮,莫不是有更深謀算?
邱遠才卻悄然點頭——崔帥此舉,既收攏民心,又挫敗清軍士氣,端的厲害。
"另遣快馬傳信大帥,漢中已破,陳天柱殉城。"
“此次漢中之戰,我軍死傷微乎其微,並且斬殺清將,肅州鎮總兵陳必勝,漢中鎮總兵陳天柱,甘肅按察使毛震壽,陝西按察使張集馨,另外甘肅提督蕭慶高加入我革命軍”
崔偉拂去袍袖上的塵灰,"附書一封:請速調糧草入城,漢中乃入蜀咽喉,須穩如磐石。”
“我軍傷亡簿亦隨信呈上——此役折損馬隊七十二騎,步卒三百一十七人,皆為破城先鋒..."
他喉頭微哽,眸中閃過一絲暗芒。
忽聞李忠嘶啞哭喊聲從巷尾傳來:"崔將軍!我殘部尚有四百弟兄願降,隻求..."
崔偉猛地轉身,見李忠半跪於斷壁殘垣間,身後衣衫襤褸的兵卒持械顫立,刀尖皆已垂地。
"願降者入營,舊傷舊怨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