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揮了揮手,仿佛要驅散什麼不祥的東西。
“那到時候再說吧。我了解李鴻章,他是個聰明人,不會這樣傻。他若真敢來南京……”
隨即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弟弟那張寫滿憤怒和決絕的臉,最終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這句“自己看著辦”,沒有斥責,沒有阻止,沒有命令。
它像一塊沉重的石頭,砸在曾國荃的心上,也砸在湘軍大營的空氣中。
它意味著,曾國藩這位湘軍的統帥,在朝廷的巨大壓力和弟弟的極端情緒麵前,最終選擇了默認。
默認了曾國荃“做掉李鴻章”的瘋狂想法,也默認了湘軍對南京的“獨占”態度。
營帳裡陷入一片死寂,隻有油燈燃燒的劈啪聲。
曾國荃看著大哥臉上那從未有過的疲憊和認命,嘴角勾起一絲冷酷的弧度。
大哥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哼!”他冷哼一聲,轉身大步走出營帳,聲音在夜色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記住大哥的話!誰想動南京,誰就是跟咱們湘軍過不去!跟咱們湖南人過不去!跟那些犧牲的弟兄們過不去!那就是在找死!”
夜風卷起營帳的簾子,吹進來一股寒意。
曾國藩坐在那裡,望著弟弟離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案頭那道冰冷的懿旨,眼神裡充滿了深深的憂慮和無力感。
後來的事實證明,無論是誰想要撼動南京這座城市,都無異於自尋死路。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刺馬案”吧?這起案件的主角正是之前參與蘇州殺降事件的回民將領馬新貽。
太平天國被徹底剿滅之後,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勢力迅速膨脹,成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為了製衡湘軍,慈禧太後決定采取一些手段。
於是,她將朝廷官員馬新貽調往南京,並升任其為兩江總督。
慈禧太後的意圖很明顯,她希望馬新貽能夠暗中調查曾國藩及其手下湘軍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勾當,以便找到機會將湘軍瓦解。
然而,曾國藩、曾國荃等湘軍大佬們又豈會不知道慈禧太後的這一舉動呢?
他們深知馬新貽是朝廷派來的密探,專門負責調查他們的。
麵對這種情況,曾國藩決定不再坐以待斃,而是果斷地采取行動。
他找了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利用馬新貽二弟曹二虎和三弟張文祥毫不猶豫地除掉了兩江總督馬新貽。
後來,慈禧太後通過各種渠道得知兩江總督馬新貽竟然是被曾國藩所殺,但她並沒有直接點破這一事實。
而曾國藩心裡也很清楚,慈禧太後已經知道了真相。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儘管雙方都心知肚明,但他們都選擇了保持沉默,沒有將這層窗戶紙捅破。
就這樣,這件事情被擱置一旁,沒有進一步的追究和處理。
而這個事件也成為了晚清時期的四大奇案之一。
所謂的晚清四大奇案,除了馬新貽被刺案之外,還有其他三件著名的案件:
其一,楊乃武與小白菜案18731877年)。
浙江餘杭的舉人楊乃武與豆腐店幫工葛品連的妻子畢秀姑因其容貌姣好,被人稱為“小白菜”)被人誣陷通奸並謀害了葛品連。
由於知縣劉錫彤在審訊過程中嚴刑逼供,最終釀成了這起冤獄。
這起案件經過多次複審,最終在慈禧太後的乾預下才得以平反,同時也導致了浙江地區的百餘名官員被革職,充分暴露了晚清時期司法體係的種種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