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過年,李秋水的父母生活節儉,頂多也就買二斤豬肉、二斤羊肉。家裡地窖儲存著白蘿卜、胡蘿卜、白菜,過年時一家人吃頓餃子,其它像豆腐、豆芽、年糕都是自己家做的。
要是以前的李秋水,對父母的生活狀況漠不關心,不會給父母買一分錢東西。但如今的李秋水截然不同了,況且現在這點開銷對他來說輕鬆自如,沒有負擔了。
按常理,過年了,李秋水的姐姐應該買點年貨來看看父母,他也該給姐姐買點年貨帶回去,或者過了年去姐姐家拜訪,幫扶姐姐一二。然而,從以前李秋水的記憶裡可知,姐弟倆都遺傳了母親極端自私的性子。
當年母親毫不顧及姐姐,不讓姐姐念書,把姐姐嫁了出去,還索要了十二萬彩禮。姐姐自覺被父母賣了,從此便不認父母,再也不踏足娘家的門。
既然如此,李秋水也順應了過去李秋水在記憶裡將姐姐視為仇人的心思,對這件事聽之任之,不再理會。
李秋水買好年貨,又來到銀行自助廳取了五萬塊錢。他走出銀行,來到車前,打開車門,隨手把錢扔進副駕駛車座,剛要坐進駕駛室。
“呀!這不是李家峁的那小子?”一個熟悉的女人聲音迎麵傳來。
李秋水抬起頭,看見是那個曾給他介紹對象的買雞蛋的女人,她身旁還相跟著一個年齡相仿的男人。李秋水停下動作,手扶著車門,禮貌地說道:“阿姨好,也來買年貨?”
買雞蛋的女人也在他跟前停住腳步,笑著說:“到街上轉轉,再買點。你們衛生院放假了?”
李秋水回應道:“放了,我也買了點年貨,正準備回家。”
買雞蛋的女人目光落在車上,驚訝地說:“你這上了不到半年班,就開上這個車了?”
李秋水笑了笑,覺得沒必要隱瞞,免得引起更多麻煩,便如實說:“這是我對象家的。”
買雞蛋的女人滿臉訝異,追問道:“你找對象了?哪裡的?”
李秋水沒有說對象是省城的,隨口說道:“市裡的。”
買雞蛋的女人感慨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咱這山溝溝裡還能找到市裡的女子,人好了比什麼都強。總歸還是看不上咱本地的女子。”
李秋水淺笑著解釋:“哪裡啊。也是家裡窮,工作又不好,給不起彩禮。您也說了,本地女子都要彩禮,可瞧不上我這號的。恰好同學給介紹的市裡的女子,市裡的女子不要彩禮,還給倒貼,這不直接給這輛車讓我開著。”
買雞蛋的女人一臉羨慕,說道:“可是,傍上大款了。再說人家市裡的女子有眼光,看準你以後有發展,給你投資呢。我們小妮沒那個眼光,也沒那個福氣。”
李秋水謙遜地說:“不能這樣說,我畢竟家裡窮,工作又不好,給不起彩禮。你們家小妮是要嫁給富豪的。”
買雞蛋的女人歎了口氣,說:“什麼富豪也不如人好,嫁富豪是看眼前,嫁好人是看未來,人好未來就好。可她就不認啊,由著她吧,各自憑命了。”
這買雞蛋的女人經曆了生活的磨礪,是個明白人,對人生和婚姻有著自己的感悟。她身旁的男人一直沉默不語,看麵相是個老實人,從穿戴打扮看,不像是農民,應該是有工作的。他們又寒暄了幾句,買雞蛋的女人便轉身走進市場,李秋水也開車踏上了回家的路。
此時,村裡在外安家的、工作的、打工的、做買賣的、上學的,隻要能回村的都回來了,村裡差不多回來了三分之二的人。村子裡頓時熱鬨起來,明顯活動的人多了。這家那家的孩子在劈裡啪啦地放著炮仗,空氣中彌漫著火藥的味道,孩子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村子裡的人氣一下就旺了起來。
現在村裡有汽車的人多了,李秋水開車進了村並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李秋水一家過去在村裡以極端自私、一毛不拔的形象出了名,李秋水更是不合群,沒有要好的夥伴,見了人也不打招呼,用當地的話說就是這家人沒門戶。這時的李秋水延續著以前李秋水的心性,路上遇到人也不停車問候。
但這奧迪a6畢竟是老板級的車,雖然滿大街都是,可也不是誰都能買得起的。還是有幾個人停下腳步,看著車開到李道誌家門口。大家都猜不透李道誌家什麼時候有了這麼一位闊親戚。
都知道李道誌的兒子學習好,念了大學,到鎮衛生院當了大夫,可鎮衛生院的大夫一個月掙那點錢,還不如外出打工的小工掙得多,哪有錢買這個車?然而,車就是實實在在地開到李道誌家去了,這讓大家心裡充滿了疑惑。
李秋水直接開車回到自家門前,道路有點窄,坡度還有點陡,但他技術嫻熟又膽大,小心翼翼地操控著車,穩穩地就到了家門口。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機動三輪,為了能順利進出院子,所以龍門修得比較寬。李秋水的車比機動三輪寬不少,他下車打開大門,估量了一下,覺得車能進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