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你怎麼弄來這麼一批人?”
達爾木看著報上來的名單和檔案資料,眉頭擰成了一朵麻花。
“行啦,這就不錯了!你是不知道現在一個炎夏身份多金貴,這些人還是我托關係從流放犯裡截胡的呢!”
張嘯誠摸了一把頭上的汗無可奈何地說道。
“咱們這樣的小公司也就隻能弄到這些人了,100個名額一個也不少,全部都有炎夏戶籍,雖然全是犯官之後,但是絕對地地道道炎族人,非常符合國家的移民政策!”
達爾木一聽就不樂意了,大聲嚷嚷道:
“你個狗才,你把人一甩就回內地了,我卻要在這裡紮根生活,還要管著這一群流放犯,我這不是來當鄉長,我這是來當牢頭的呀!”
張嘯誠斜愣了他一眼,滿不在乎地說道:
“你一個放羊的,就因為有炎夏戶籍,一下子就成鄉長了你還不高興?”
“要不是這裡生活的都是你的同族,這個鄉長位置還輪不到你呢!”
達爾木一聽這話就不高興了,揪住張嘯誠的脖領子就說道:
“老子再說一遍,老子是開牧場的,不是放羊的!”
“另外老子是地地道道的炎夏人,皇帝都說了炎夏民族是一家,我跟這些西域蠻子可不是一回事!”
張嘯誠看了看達爾木那張明顯白種人的臉,無可奈何地點點頭。
他要是敢說一個不字,達爾木就真敢以民族歧視罪起訴他。
而且這種邊疆少數民族兄弟最看重這個,誰要敢說他們不是炎夏民族的人當場就能給你掏刀子。
隨著炎夏帝國如同朝陽烈日一般降臨到東洲大地,東洲的所有民族好像突然回憶起祖先的血脈一樣,拚命的把自己的祖宗往炎夏曆史上靠。
這個達爾木就自稱祖先來自黠戛斯汗國是西漢名將李陵的後裔。
黠戛斯,漢作鬲昆,又作隔昆,或堅昆。
公元前99年,大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鐵騎出征匈奴。
兩軍在天山相遇,隨即擺開戰場。
為減輕正麵戰場的壓力,騎都尉李陵主動請纓,要求領五千步卒從居延海以北深入敵境,開辟第二戰場,牽製匈奴軍隊。
李陵部隊行軍一個月後,與匈奴單於率領的八萬騎兵在浚稽山展開激戰,十天共斬殺匈奴騎五萬餘人。
最後因李陵寡不敵眾,矢儘糧絕,李陵被俘投降,投降匈奴後,與他不和的公孫敖有一次出征匈奴無功而返,便誣陷李陵傳授兵法給匈奴單於,並準備侵犯漢朝。
漢武帝一聽勃然大怒,下令將李陵一家滅門。直到後來漢朝遣使匈奴時,才弄清楚教兵法給匈奴的並非李陵,而是另一位降將李緒。
滅門之痛,使李陵決意留在匈奴。
單於對李陵十分器重,不僅把女兒嫁給了他,還封他為右校王。
李陵在匈奴生活了二十餘年,於公元前74年病故。
史料記載,李陵被匈奴單於封為右校王後,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地區,而堅昆正好是古稱。
另外,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為黑發黑瞳,明顯具有同黃種人混血的特征。
也就是說這個達爾木即使是黠戛斯人,也大概率是赤發綠瞳的突厥黠戛斯人,而不是李陵的後裔。
不過一躍千年,這會兒誰也說不清楚了,而且就是說得清楚,國家法律也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