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黴國參戰,黴國的“兄弟國”加麻大、澳帶利亞等國家也相繼參戰。
黴國在南美的小弟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也為黴國提供後勤、通道、貿易等多方麵的支持。
一時之間同盟國頗有一點“天下共討之”的架勢。
不過對於朱大壯來說,這卻是前所未有的時機,要知道一些屁國占據了老大的領土,早就讓他垂涎三尺了。
以前是沒有機會,現在這些屁國主動把腦袋湊上來,不打實在是對不起它娘給它生的智商。
國家大、人口多的好處就是可以無限爆兵,至少在這個地球上,炎夏帝國絕不缺少征服天下的兵力。
聯盟國驚恐地發現,炎夏帝國在動員了1300多萬兵力之後,竟然還在以每周一個師的速度爆兵,而且沒有任何兵源枯竭的現象。
而其它參戰國卻早已經把能動員的兵力基本動員完畢了,以至於倭國這樣的國家不得不大量使用“奴隸兵”。
國家體量在戰爭中的作用,這一刻表現的淋漓儘致,即使是黴國及其及其小弟參戰,也無法改變同盟國在兵力上的整體優勢。
架空曆1943年7月8日,就在黴國參戰後不久,聯盟國的重要成員國羅刹國迎來了它的最後時刻。
這場戰爭最終以2700萬羅刹國軍民包括軍人和平民)死亡這一數字占羅刹國總人口的1314)而結束。
其中約870萬羅刹國士兵陣亡、因傷致死或被俘後死亡。
超過1700萬平民在戰爭中因為蓄意屠殺、饑餓、強製勞動和轟炸等死亡。
另有約1800萬人受傷或致殘,數百萬人被強征為第三帝國勞工。
而且羅刹國還有約1700座城市、7萬個村莊被摧毀。
3.2萬家企業和9.8萬集體農莊遭破壞,工業產能下降3040。
更重要的是,羅刹國在滅亡之時已經被同盟國肢解。
以烏拉爾山為界,以西部分精華領土被第三帝國及其仆從國占領瓜分,以東將近2000萬平方公裡領土被炎夏帝國占領。
羅刹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方麵都遭受了嚴重損失,尤其是戰後第三帝國還對羅刹國進行了報複性的破壞和屠殺,使得這個悠久的國家永遠地消失在了曆史長河當中。
而這場殘酷的戰爭也給同盟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創傷,使得第三帝國在整個後期都呈現出後繼乏力的現象。
其中第三帝國士兵死亡約530萬人包括東線陣亡、被俘後死亡及失蹤),凶牙利、羅德尼亞、芬萊等仆從國陣亡人數也超過50萬人。
而且這場戰爭中同盟國的裝備損失也非常嚴重,第三帝國在1942年就損失約4萬輛坦克及裝甲運兵車,如庫爾斯克戰役單場損失3000輛。
而且約5萬架被擊毀含ufaffe主力戰機)。
超10萬門火炮被摧毀或繳獲。
可以說打完羅刹國,第三帝國就喪失了60的戰力。
要不是炎夏帝國在戰爭後期比較給力,獨自承擔了肅清羅刹國殘敵的任務,那麼第三帝國恐怕根本就堅持不到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