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王宣並沒有承認什麼,他隻是想借此掩飾自己,並不打算走傳道這條路,所以對靜室裡的情況含糊其辭。
總之一番操作下來,王宣得到了突變的理由,杜子恭的秘術再次顯現神通,皆大歡喜。
不過所有這些,在去年才入門的謝道韞看來,都十分可笑。
尤其是在王凝之以身體尚未恢複為由,拒絕和她一起去東山看望家人之後。
所以她在叔父謝安那裡,恨鐵不成鋼地吐槽了自己的夫君: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其實她無意中說出了事情的真相,當下的這個王凝之,確實不屬於這個世界。
哪怕是在魔法盛行的東晉,這事也很有些離譜。
王宣,哦不,該叫他王凝之了,搓了搓凍得有些發僵的臉,深深地歎了口氣。
“王郎在想什麼?”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問候。
王凝之怔了下,突然多出來的妻子讓他很不適應,所以這些天他對謝道韞一直采取避而遠之的態度。
當還是單身的時候,他做夢都想娶個女神,如今這個時代的女神就在邊上,他卻畏首畏尾。
畢竟意淫的世界怎麼都可以,而實際需要考慮的就多了。
不過來都來了,總不能一直逃避,王凝之苦笑道:“在想如果真有神靈,我該如何聯係他們。”
神呐,怎麼隻把我的靈魂送過來,是不是忘了點彆的東西?這就是他方才在想的事情。
謝道韞皺了皺眉,忍下一口怒氣,勸道:“王郎這麼有空,不妨多想想家中的事,如今的情況可不太好。”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長子玄之素來身體不好,成親後一直在王家莊園裡養病,老二便是年後虛歲二十二的王凝之。
琅琊王家自十幾年前王導和王允之相繼離世後,聲勢已大不如前,王羲之近來又有歸隱之意,正是需要後輩擔起家族責任的時候。
“你這次去東山,謝公可有出仕的想法?”王凝之反問道。
謝道韞見沉迷於修道的夫君今日願意多聊幾句,便在亭中坐下,“叔父的情況不同,謝家如今有鎮西在豫州,我父親為吏部。”
這指的是時任鎮西將軍的豫州刺史謝尚,和在朝中任吏部尚書的謝奕。
陳郡謝氏能有目前的地位,主要是靠謝尚和他父親謝琨。
其中謝琨由儒入玄,躋身名士行列,拔高了陳郡謝氏的門閥地位,謝尚則在朝廷和庾氏的明爭暗鬥中,成為豫州刺史,鎮守一方。
王凝之想了想,笑道:“那我也先做個名士,然後待價而沽。”
“哪有那麼多時間,”謝道韞有些哭笑不得,“如今阿公有歸隱之意,正是該你承擔的時候。”
王凝之很無奈,自己才穿越過來,父親王羲之就打算辭官去修仙,這節奏也太快了,完全沒有適應的時間。
“知道了,”見謝道韞的臉在寒風中凍得有點發白,他起身道:“外麵冷,進屋吧,我已經在考慮入仕的事情了,你不要擔心。”
說完王凝之便快步離開,然後徑直去了五鬥米教修行專用的靜室。
謝道韞聽了他的回答,正稍感欣慰,可轉眼就看到他又問道去了,氣得在後麵直跺腳。
但王凝之是真的想過了,不管是為了家族的興盛,還是自己想成就一番事業,都繞不開一個人。
作為一個曆史愛好者,他對這個時空的大勢還是清楚的。
桓溫還隻北伐了一次,就是說接下來的將近二十年,東晉朝廷都是他的舞台,王凝之想快速出頭,除了投奔荊州,根本沒彆的選擇。
至少在這個時期,哪哪都差一點的桓溫是東晉的最佳選擇,甚至是唯一選擇。
王凝之現在考慮的是如何把自己賣個好價錢,他去靜室,就是為了能夠冷靜地思考。
畢竟一個天仙似的妻子在邊上,還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你,實在是有些煎熬。
憑琅琊王氏和王羲之的招牌,去桓溫那裡混個閒差自然不是問題,但身為一個穿越者,王凝之自然不甘心隻當個跑龍套的。
他想搶在第二次北伐前,混到桓溫身邊去,這樣才能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所以他需要一個機會和一點名氣,而在這個時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走名士路線,這點他並不是和謝道韞開玩笑。
名士的主要特征就幾條:高貴的出身,瀟灑脫俗的形象,特立獨行的作風,外加能喝酒。
若是再會一點《詩經》、《楚辭》,還能聊上幾句老莊,那便是大名士了。
當然,以上這些也不要求全都具備,但多多益善。
王凝之自審了一下,這副皮囊的條件不錯,家世足夠頂尖,學識勉強夠用,還寫得一手好字,被後世所詬病的信道也不算減分項。
唯一欠缺的就是被人傳頌的名場麵,像嗑點五石散出去裸奔、喝大了調戲妹紙這類事,憨厚老實的王凝之真沒做過。
但眼下就有個揚名的大好機會,因為有人在找他老爹王羲之的麻煩。
巧了不是。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