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
新皇帝司馬丕沉迷於長生不老之術,朝中大事還是由他的叔公司馬昱掌管。
在謝安的建議下,徐州被交給了郗愔,暫時斷了桓溫的念想。
但桓溫套路多,轉而再次上書要求朝廷遷都洛陽,之前司馬昱拒絕的理由是洛陽不安全,要求先肅清河南才能考慮。
現在王凝之把這事乾了,桓家還進駐許昌,洛陽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不過謝安去過現在的洛陽城,都成一片菜地了,於是上書駁斥,表示洛陽一片廢墟,已經無法承擔都城的責任了。
桓溫表示這根本不是事,隻要朝廷頒下詔書,同意遷都,他立刻差人重建洛陽城。
司馬昱被架到火上,趕緊召王述和謝安等人商議。
依王述的意思,桓溫不過是以此為威脅,答應他就是,看他敢不敢在洛陽大興土木。
司馬昱覺得不好,萬一桓溫來真的,那朝廷怎麼辦?
搬過去就徹底成了傀儡,可不搬過去,難道皇宮讓桓溫住?
又有人提議:“青州尚在燕人手上,河南不算完全光複,不如以此為由拒絕。”
這次換謝安阻止,“不妥,若桓元子要求徐州北伐,該如何應對?”
按中朝劃分,青州大概是黃河以南,泰山以北,一直延伸到海邊的這塊區域;泰山以南,直到長江的靠海區域則為徐州。
司馬昱讚同道:“謝卿說得對,朝廷沒有能力再支持徐州出兵。”
桓溫這種占了大義的招數對朝廷十分有效,幾人商量了半日,沒想到應對之法,隻能先行婉拒,然後給桓溫升官,堵他的嘴。
桓溫一長串的官名下,還有都督廣州和交州的差事,朝廷以這兩地偏遠為由,加封桓溫都督並、司、冀三州諸軍事。
並州、冀州都在燕人手裡,司州在桓衝手裡,這已經不是遠近的問題了,朝廷這一波操作,一如既往的口惠而實不至。
消息傳到會稽時,王凝之正在逗娃,對著兒子笑道:“你長大了可不能這麼磨磨唧唧的,什麼事都給耽誤了。”
“聽你這口氣,是覺得桓家還不夠狠?”謝道韞在邊上看完信了。
王凝之捏捏兒子的胖臉,並不在意妻子話中帶刺,“這跟狠不狠沒關係,是不夠果斷,朝廷根本就沒有底線,他不用一步步試探的。”
謝道韞問道:“這話怎麼說?”
“我要是他,就直接領兵南下,陳兵石頭城,要求借道北伐青州,”王凝之不屑道:“你猜猜看,朝廷敢不敢反對?”
“那不是等同於造反,”謝道韞反駁道:“朝廷不可能答應的。”
王凝之抱起兒子,笑道:“你怎麼和阿奴一樣幼稚,替朝廷北伐,收複失地,怎麼就是造反了?朝廷敢這麼說,那才是真的反了。”
在他看來,桓溫一介武將,總想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但在朝中又沒有助力,怎麼可能成功?
謝道韞覺得王凝之的想法有些危險,接過孩子,“彆把阿奴教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