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的轉變發生在七盤關。
這裡的地勢更為開闊,秦軍分出人手,現場搭建高大的樓車,從高處對城頭守軍進行壓製。
司州軍用床弩和火箭攻擊樓車,但床弩的準頭不夠,很難準確擊中目標,火箭又威力不夠,就算射中也很難將樓車引燃,所以實際效果並不理想。
樓車上的秦軍弓箭手對著城頭無差彆地放箭,守軍一邊要防守雲梯上攀爬而上的秦軍,一邊要躲避上方飛來的箭矢,銜接便沒那麼流暢了。
守將將預備隊派上,為防守雲梯的士兵們舉盾,局麵這才稍稍好轉。
人頭攢動的城牆上變得擁擠,搬運物資的士兵大聲呼喊,讓大家讓出道來。
可他們的注意力不在牆下,就在天上,根本顧不上站位了。
雲梯上不時有秦軍探出頭,揮舞著長槊向牆後就是一陣亂刺,樓車上射出的箭矢擊中盾牌發出沉悶的聲響,雙方受傷軍士的慘叫,都讓大家的精神高度緊繃。
連日的攻城,從晨光初現到日暮西山,城頭重複著一樣的場景,但是參演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
每天的戰鬥結束,秦軍收攏城下的陣亡士卒運回後方安葬,司州軍同樣如此,將城牆上的士兵遺體運出關去。
先前陣亡的軍士還有戰友負責收屍,等到大戰終結的那一日,輸掉一方的將士遺骸便大多被棄之荒野,供野獸啃食,連集中焚毀都成了奢望。
戰爭的殘酷便是如此,但局中人不會想這麼多,殺掉對手,活下去,才是他們唯一的念想。
七盤關的最後一戰和嶢柳城一樣,守將在物資告罄、人員傷亡增大後,拆掉了城頭的拋石機和床弩,帶著剩下的士兵們撤離。
臨走之前,他們引燃了城門,留給秦軍光禿禿的四壁。
七盤關一破,中間狹小的六郎關隻堅持了幾天,守軍便依命放棄了抵抗,棄城而逃,前往盧氏縣。
鄧遐收到兩個關口接連失陷的消息後,知道箏坡關也堅持不了多久,派人傳信上洛城,不管荊州軍到了沒有,讓郭敬趕緊帶人撤離,願意一起走的百姓一並帶上。
上洛城論防守,還不如山中的這幾道關隘,要是被秦軍圍困,那就逃無可逃了。
鄧羌得知主力軍即將趕到,不願放走關內的鄧遐,率軍堵在關前,哪怕到了夜間,也在山頭燃起火堆,監視著關內的一舉一動。
看到鄧羌如此行為,鄧遐稍加沉吟,決定提前撤走,保存實力。
這個晚上,城頭的火把突然一個接一個地熄滅,整個關卡變成了一片黑暗。
高處的哨兵立即將情況彙報給鄧羌。
鄧羌大喜,點起人馬就來到關前,等著鄧遐突圍。
不過關內靜悄悄的,一點動靜都沒有。
秦軍等了好一陣,鄧羌不耐煩了,派人推了架雲梯過來,讓人上城查看,
戰戰巍巍的秦軍士兵小心地舉著盾牌,一點點地往上爬,城頭依舊毫無動靜。
等他探出腦袋向城牆上張望,發現上麵確實空無一人。
跳上城頭的秦軍興奮地對著鄧羌揮舞著手臂,大聲呼喊:“將軍,他們逃了。”
鄧羌罵道:“你這個蠢貨,我還能不知道他們逃了,趕緊打開城門,讓我過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