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誇父逐日,在途中口渴至極,喝光了渭水和黃河的水,尤嫌不足,最終渴死道旁,他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
這塊地方,就是潼關到弘農之間的狹長區域,北依黃河,南靠華山餘脈。
劉牢之率軍從盧氏縣北上,沿著曲折的山道前行,穿過柳林關,來到桃林。
正是花開時節,一股淡淡的甜香在肅然的司州軍之間飄蕩,大軍行進之間,簌簌墜下的花瓣落在士兵們的鎧甲上,凜冽的殺意都被衝散不少。
桃林往東是先秦的函穀關,如今的弘農城,往西則是剛剛被前秦占領的湖縣。
張蠔奪取湖縣後,率軍繼續東進,兵圍弘農,攻打已有數日。
弘農守將派人向陝城的苻廋請援,苻廋不敢出動大軍營救,派出少量騎兵在邊上襲擾,被張蠔輕易殺退。
劉牢之趕到時,弘農城士氣低迷,守將正在和部下商議開城投降的可能性。
司州軍在林中埋伏數日,前方斥候終於傳回消息,秦軍的後勤隊已經從湖縣出發,運送輜重前往張蠔處。
劉牢之打起精神,命人再探,同時大軍開始往河邊移動。
司州軍攜帶的乾糧隻夠數日,秦軍再晚些運糧,他們就得無功而返了。
王凝之的禦敵策略,便是分兵截斷秦軍的糧道,因為不管是鄧羌還是張蠔,進攻路線就是一條道,運送糧草和輜重隻能走大道。
他選擇盧氏作為調度中心,便是看中了盧氏縣城四通八達,但又全是山路的特點。
秦軍的輜重隊沿著蜿蜒的河道前行,士兵們守衛在外,負責推糧車的則是湖縣的百姓,他們出發已有數日,明日便可抵達弘農城外,順利交差。
一名秦將騎馬在邊上來回巡視,看到行動緩慢的百姓,便毫不客氣地揮鞭,大聲責罵。
百姓們又累又怕,隻能咬牙堅持。
因為前一個出言抗議,提出需要休息的百姓,已經被秦軍毆打一頓,直接扔進了滾滾河水之中,幾聲喊叫之後,便沒了聲息。
劉牢之在林中一陣急行軍,趕到秦軍前麵埋伏,等到一片壓抑中的輜重隊經過時,司州軍大喊著從側方殺出,直接奔襲秦軍的後隊。
運糧的秦軍排成了一條長隊,被司州軍集中兵力攻擊尾部,後方的秦軍難以招架,節節敗退,與前麵的秦軍撞到一起,亂成一團。
百姓們更是瑟瑟發抖,埋頭躲在糧車邊上,一動也不敢動。
劉牢之占得先機,毫不顧惜地開始放火,將點燃的輜重車推向擠作一團的秦軍。
秦軍一退再退,完全組織不起有效的陣型。
劉牢之則乘勝追擊,帶著劉襲和諸葛求兵分三路,對無頭蒼蠅一般的秦軍展開絞殺。
為首的秦將在馬上大聲疾呼,讓秦軍先往兩翼展開,不要堵在河邊了,但他的聲音很快被慘烈的廝殺聲所掩蓋。
見他被蜂擁的己方士兵擠在中間,劉牢之找準機會,用力擲出一杆長槍。
秦將似有所感,拉了一下韁繩,馬蹄揚起,長槍正中戰馬的脖子。
一聲悲鳴之後,戰馬歪了下去。
還不等秦將落地,又是一杆長槍破空而來,正中他的麵門。
一人一馬倒地之後,絆倒了不少慌不擇路的秦軍士兵,他們顧不上看看自家將軍還能不能搶救下,邁著大步便踏了過去,逃往弘農方向。
劉牢之率軍在後麵追殺了好一陣,實在追不上了,這才收兵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