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孫泰被盧竦說服,決定派人接洽下桓衝。
王凝之一邊和孫泰做交易,放他們渡海,換回了家人,一邊卻自領大軍,馬不停蹄地進攻山陰,這會又擋在無錫,孫泰咽不下這口氣,也想報複回去。
接待完孫泰信使的桓衝,帶著信件返回了建康,放在謝安的麵前。
謝安看完後,不以為然道:“不過是孫泰的一麵之詞,不足為信,眼下他們身陷絕境,為求活命,什麼樣的話編不出來。”
桓衝卻道:“亂軍在吳縣附近還有近五萬之眾,若是能招降,對朝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話雖如此,但招降後如何安置孫泰等人?”謝安看著桓衝,繼續說道:“幼子是想讓他們重回會稽,與王叔平搶地盤,還是想讓他們入朝,和王叔平打嘴仗?”
桓衝被他道破心思,辯解道:“無論如何,招降孫泰,可以減少傷亡,值得一試,至於安置問題,先將亂民遣散了再說。”
謝安搖頭道:“我覺得不妥,孫泰以教眾起事,必須除去,不然很容易死灰複燃。”
但桓衝不想繼續打下去,削弱了自己的實力,卻便宜了王凝之,堅持道:“等遣散了亂民,趕走了王叔平,再收拾孫泰也不遲。”
謝安見說服不了他,隻得道:“剿滅還是招撫,軍事上的事你可以做主,但朝廷不會給孫泰授予官職。”
桓衝點頭道:“無妨,那我先將他收在身邊。”
兩人的對話並不順利,雖然都想早點結束這場三吳之地的叛亂,但謝安在意的是孫泰,而桓衝更在意王凝之。
吳郡的戰事突然平靜下來,坐鎮無錫的王凝之很快便收到消息。
稍加思量,他覺得這是孫泰要向朝廷求和了。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王凝之去信建康,向謝安詢問此事。
謝安的回複是,沒有回複。
於是王凝之懂了,火速領軍南下,向吳縣逼近。
他這麼一動,正在商議投降條件的桓衝和孫泰雙方都有點懵,趕緊加快了進程。
不過王凝之已經搶得了先機,在他們完成開城前,率軍抵達了吳縣城外,擺開架勢,準備攻城。
亂軍的保密措施可沒有朝廷做得好,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要接受朝廷招安的事,所以看著王凝之的軍隊出現在城外,城上城下的人都很吃驚。
王凝之就帶了一萬多人,麵對著城內的數萬亂軍,大張旗鼓地開始攻城。
城頭的亂軍在一頓石彈的洗禮之後,紛紛躲在牆垛後高喊:“我們已經投降,不要再打了。”
王凝之讓人停下拋石機,命人上前喊話,“既然投降,那就打開城門,放下武器,走到城外。”
出城和桓衝談判的是盧竦,孫泰此刻仍留在城中,和他的道友司馬奕待在一起,他讓城頭的軍士向王凝之回話,他們是向朝廷投降,所以還不能開城,而揚州刺史桓衝馬上就到。
得到回複的王凝之自然不慣著這幫看不清形勢的人,下令繼續攻城。
城頭被石彈和箭雨輪番洗禮,守軍們一陣鬼哭狼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