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凝之臉皮厚,毫不在意謝安的態度,耐心地坐著聽曲。
一曲終了,他還意猶未儘地點評道:“叔父府上的歌伎委實不錯,就是有樂而無舞,美中不足,改日我送一些舞伎過來,叔父好好教導一番。”
謝安見一副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度,揮手遣散了歌伎,“說吧,這回又是什麼事?”
王凝之趕緊道:“與高句麗人的戰事頗為順利,前日平州刺史郗道胤傳回捷報,已經成功收複遼東,高句麗人遣使請降,要求休戰。”
“我向來不過問你那邊的戰事,”謝安奇怪道:“怎麼今日突然過來問我意見?”
王凝之解釋道:“除了高句麗人準備入朝請降,還有百濟人在申請入朝謝恩,新羅人打算遣使朝貢,巴蜀和寧州的西南夷同樣有入京進貢的計劃,所以我打算在建康舉辦一場盛大的儀式,叔父以為如何?”
他這麼一說,謝安便明白了,王凝之這是要給自己加碼,謀取更高的政治地位。
南渡之後,藩國和四夷朝貢的事早就斷了,如今得以恢複,全是王凝之的功勞。
謝安問道:“怎麼這麼急,不等燕國的戰事結束嗎?”
高句麗、新羅、百濟和西南夷這些,說服力加起來都不如一個燕國。
王凝之笑道:“並州表裡山河,燕主慕容垂智勇雙全,燕國不是一戰就能拿下的,可洛陽新城快建好了。”
和聰明人說話,點到為止。
謝安點點頭,王凝之這次沒提遷都的事,說明他是想在洛陽開府。
因為有曹操的先例擺在那,謝安並不驚訝。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遷都不光是朝廷的事,還得遷移大量的百姓過去,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秦、燕兩國未滅,王凝之不可能一直待在遙遠的建康。
謝安歎息一聲,“叔平你就不能等我退了,再來謀劃這些嗎?”
“我尊重叔父的選擇,”王凝之誠懇道:“但此事事關重大,我需要準備周全,叔父有什麼打算,可以早些告訴我。”
以洛陽為中心建立封國,茲事體大,謝安的聲望地位擺在那,很多人會看他的態度。
王凝之的要求很簡單,你不同意,可以早點離開建康,但是留下來,那就必須旗幟鮮明地支持我,不能再這麼含含糊糊的。
謝安沒有猶豫,直接說道:“我回會稽去。”
王凝之有些失望,但他主要是看重謝安的聲望,而不是需要謝安為自己效力,於是說道:“叔父不願留下,我不勉強,多方朝貢的事,我會安排在歲末。”
他給謝安留出了足夠的退場時間,免得事情撞到一起,大家都很難堪。
早些體麵離開,謝安不用擔心名聲受損,王凝之也不用背上逼迫謝安歸隱的罪名。
謝安點點頭,“我知道了,你去吧。”
王凝之起身告辭,走到門口,不甘心地回頭問了一句,“若是我強求,叔父會留下來嗎?”
謝安愣了下,笑道:“叔平,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有我在,反而不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