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城外,高台上的謝玄眉頭緊鎖。
派出去的信使遲遲沒有回來,北邊出事了。
他有些進退兩難,率軍北上,但北麵情況未知,貿然前往,容易中敵人圈套,按兵不動,萬一真是王凝之遇上麻煩,那可就……
謝琰匆匆趕來,“斥候回報,襄陵出現大批燕軍移動的痕跡,看起來是往北去了。”
謝玄微微頷首,仍在沉吟,沒有說話。
臨汾城中還有一支燕軍,他若是就這麼大張旗鼓地拔營而去,搞不好會陷入夾擊,但若是留下一支隊伍看守,他總共就五萬人,該如何分兵?
謝琰有些著急,說道:“我已派出多支偵騎前往打探,不過燕軍的封鎖很嚴,我們折損了不少人,仍未探得楊縣的消息,但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見謝玄不理,他繼續說道:“若是王公被困在楊縣,我們必須儘快發兵去救,不能再等了。”
謝玄總算回話了,“救肯定是要去救的,但我們就五萬人,還得提防臨汾守軍從後追擊,總要想個穩妥點的法子。”
“我帶兩萬人留守,阿兄率三萬人北上,”謝琰再次強調,“不能再等了。”
謝玄思考了好一陣,終於下定決心,吩咐道:“我一會率三萬人先走,你帶著剩下的軍士集中到北門大營,先穩守營寨,防止燕軍襲營,然後夜間再出發。”
謝琰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阿兄是想誘敵出城,先把他們解決了?”
謝玄點點頭,“有這麼個尾巴在後麵,終歸還是礙事。”
“萬一他不追呢,”謝琰問道:“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謝玄已經理順思路,答道:“那我們就去襄陵,那裡離平陽和楊縣都不遠,我們先奪了作為據點。”
這個安排算不上萬全之策,畢竟變數還是很多,但眼下前方情況不明,這個應對已經是最優解了。
這日下午,謝玄便帶著騎兵先行,在城頭守軍的注視下,率軍向北疾馳而去。
慕容農很快來到城頭,看著晉軍分出一部分兵力北上,另一部分軍士則聚集到城北,防止自己追擊。
他知道父親的安排,心知這是北麵的計劃成功了,晉軍急著前去救援。
但城外留下的這支隊伍,打消了慕容農緊隨其後的想法,他也不打算去進攻晉軍的營寨,因為隻要平陽城外能打贏,這裡的晉軍便無處可逃,根本不用現在強行進攻。
不過到了夜間,情況再次有了轉變。
在夜色的掩蓋下,北門營地裡的晉軍突然行動起來,拔營而走,也往北邊去了。
慕容農這下忍不了了,若是能牽製部分晉軍,他留在城中也就罷了,可晉軍完全不把他當回事,儘數北上,這讓他有一種被忽視的屈辱。
沒怎麼猶豫,慕容農便點上一萬五千人,出城追擊,他是騎兵,對追上後麵這支晉軍信心十足。
果然,行不多遠,他便看到前方星星點點的火把。
晉軍也發現了追來的燕軍,謝琰指揮軍士們就地結陣,將輜重車擺在外圍,抵擋騎兵的第一輪衝鋒。
慕容農一馬當先,猛地揮舞長槊,大軍一分為二,迂回包抄,將晉軍困在陣中。
謝琰讓步卒們壓縮陣型,靠輜重車和盾牌與騎兵周旋,用弓弩進行還擊。
但畢竟是野外遭遇,晉軍的陣型未能儘善儘美,被騎兵抓到破綻,衝出不少缺口。
謝琰有些緊張,他擔心太早布陣,會讓慕容農心生警覺,放棄進攻,所以直到燕軍的馬蹄聲出現,他才開始下令結陣。
現在看來,還是稍微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