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年,因為荊州的戰事,洛陽和長安都有些不平靜。
洛陽城內,王凝之在宮中大宴群臣,除了周王府的官員之外,謝玄、桓伊、王操之、朱序和桓石虔等人也都趕來赴宴。
這幾人都是受王凝之邀請而來,距離較遠的劉牢之和毛穆之、王獻之等人也都遣使參加。
搞出這麼大陣仗,王凝之自然不是為了和大家一起跨年,而是商議如何對秦國用兵的事。
“交州反叛的事,我已經下令寧州和廣州聯合出兵,先控製住局麵,等荊州這邊的戰事結束,再看看需不需要派軍南下。”
王凝之首先定下了基調,與秦國的戰事是眼下第一要務,交州的事可以先放放。
眾人對此都無異議,交州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大家都有些看不上。
王凝之繼續說道:“荊州這邊,秦軍出動了十餘萬大軍,從嶢關和漢中兩個方向出兵,快速突破,進逼襄陽,眼下因為天氣嚴寒,戰事暫時停歇,但開春之後,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不知大家有何想法?”
桓石虔看向眾人,先代表桓家為荊州軍的失利表明態度,“此次秦軍進攻突然,增兵堅決,武關道一帶的守軍有些大意,而荊州北部幾郡長時間未經戰火,守將應對失策,未能抗住秦人大軍攻城,失地之責,荊州刺史府難辭其咎。”
王凝之打斷了他的話,“荊州軍在上洛、武關、魏興和順陽等地,是與秦軍血戰不敵,桓幼子也因此辭去了荊州刺史一職,所以荊州的責任問題,就不用再說了,我今天召集大家,是為了分析戰局,商議後續的戰事安排。”
桓石虔拱手稱是,說道:“眼下我們在順陽和武當兩地與秦軍交戰,秦軍兵多糧足,據城而守,又有騎兵在城外策應,所以我們的進展並不順利。”
王凝之點點頭,又問謝玄,“河東的情況如何,能否在關中取得突破?”
聚眾討論,他還是先從大局入手,針對的是整個秦國。
謝玄近幾個月一直在河東郡,與黃河西岸的苻融和苻登交戰,在經曆了初期的順利之後,局麵變得膠著起來。
“馮翊郡的秦軍騎兵增多,除非我們從河東出動大軍,登陸作戰,否則無法再取得進展。”
王凝之沒做表態,繼續問新接手並州的桓伊,“子野那邊如何,能否與幽州的道堅一起,對秦國的北境發動進攻?”
並州北麵的太原幾郡是投降的,沒有經曆戰火摧殘,所以民生恢複得比較快,不像河東,基本被打成白地,遷移百姓、恢複生產都需要時間。
桓伊拱手道:“北方苦寒,並州軍重整之後,不少士卒是從南方征調的,對這種惡劣天氣還不適應,恐怕一時半會還無法進行大戰。”
王凝之的眉頭皺起,又問益州和梁州進攻漢中的情況,得到的回複是秦軍緊守關隘,晉軍無計可施,被擋在關外。
問過一圈後,殿中安靜下來,大家齊刷刷地看向王凝之,等著他做決定。
王凝之的不滿之情溢於言表,對眾人說道:“要不是我與秦軍多次交手,還以為現在麵對的敵人不是秦國了,你們一個個這也困難,那也不順,要是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那就早些退位讓賢,我另外找人頂上。”
他很少這般疾言厲色,所以方才答話的幾人都默默低下頭。
王凝之掃視一圈,繼續說道:“你們都不是第一天領軍了,兵力不足,地勢不佳,天氣惡劣,這些理由是不錯,但條件不好、沒有優勢,你們就不會打仗了嗎?”
“幾路大軍牽製,秦人還敢增兵、進展如此神速,就是因為看到了你們的軟弱,遇到一點困難,不是往後撤離,就是停滯不前,你們對得起身後的百姓嗎?”
“此次荊州兩名太守被俘,魏興太守吉挹不肯屈服,絕食而死,順陽太守丁穆亦沒有選擇投降,仍身陷囹圄,你們在陳述困難的時候,不會覺得慚愧嗎?”
……
桓石虔忍不住了,等王凝之說完,起身道:“周王說得是,我愧對兩位太守,愧對幾郡百姓。”
王凝之擺擺手,“和鎮惡你沒關係,你是中途才接手的,秦軍的兵鋒也被你成功擋在了襄陽以北。”
他氣的是其他幾州,各種找理由,遷延不進,若是狠一點,讓秦軍有所忌憚,長安哪裡敢往前線增兵。
謝玄和桓伊等人聞弦知意,連忙站起來,躬身請罪。
王凝之對幾人說道:“荊州絆住了十萬秦軍,正是進攻關中和奪取漢中的大好時機,我重申一遍我的觀點,誰覺得我的要求不合理,現在就提,可以退出,我不勉強,但要打,就必須得拿出打的態度來。”
眾人齊聲道:“願聽周王調遣。”
王凝之點點頭,緩和了語氣,說道:“都坐下吧。”
他上述這些話半真半假,牽製秦軍未果,王凝之自然是生氣的,一個個到了這會還在找理由,他就更氣了,所以以此為由,先發一通火。
假的那部分,主要是因為荊州此次損失慘重,兩個被俘的太守守節不屈,一死一囚,讓王凝之覺得有必要對荊州和天下人有個交代。
他不想直接出兵救援荊州是真,但圍魏救趙的心也是真的。
隻是這幫人太拉胯了,居然幾路並進,沒有讓長安的苻堅有一點點緊張,甚至還有餘力增兵荊州前線。
該訓的訓完,王凝之開始部署後麵的安排。
荊州這邊,桓石虔和桓石民守住襄陽沒問題,王凝之會出兵進攻上洛和武關,尋求包夾秦軍的機會。
謝玄、桓伊和劉牢之等人,目標還是從東、北兩個方向進攻秦國,力求一城一地去蠶食秦軍的領土。
益州和梁州的表現最差,集結兩個州的兵力,居然在漢中寸步未進,讓秦國任命的梁州刺史韋鐘可以從容地離開漢中,到荊州作戰。
毛穆之和王獻之此次沒來,但王凝之寫了措辭嚴厲的書信,讓他們的使者帶回去。
信中的要求很簡單,再不能在漢中取得進展,那兩人就一道上書請辭,退位讓賢。
王凝之的小算盤很精,毛穆之要麼打下漢中,要麼交出益州。
為此,就算搭上一個王獻之,王凝之也覺得很值。
畢竟自家老七什麼樣,他是知道的,就算沒有這次進攻漢中的事,王凝之也打算換回他了。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