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帶來的菜洗好的就炒了。沒洗的就不做,中午全家人一起吃餃子。
小棗兒又從門外伸進來一顆腦袋對賀蘭道:“姐,發點麵下午蒸包子吃吧!晚上你們在家裡吃了晚餐再回去。”
賀蘭爽快的應道:“行!我一會和麵。”
小棗兒最喜歡北方人做的饅頭,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北方人做的饅頭就是好吃!
明明就是相同的麵粉,也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人家的手真的巧些。
麵揉好後,大家把麵團拿到客廳裡的餐桌前開始包餃子。北方人吃餃子不喜歡用壓麵機壓餃子皮,他們喜歡自己親手擀皮。
小棗兒也覺得擀的皮更好吃!她不會擀皮就負責包。
大家見她包的餃子像模像樣的,林婉如笑道:“喲!小棗兒這一年多廚藝大有長進啊!都學會包餃子了!前年回來的時候,還不會呢!”
“嗐!大嫂你就彆笑話我了,這還多虧了了身邊有幾個北方軍嫂,跟著她們一起學的。”
幾個女人圍在一起包餃子,家裡的男人們則是看顧著孩子們。這樣和樂的氛圍是小棗兒喜歡的!
人多乾活也快,不多時,包好的餃子就下鍋了。
中午,一家人圍桌而坐吃著久違的餃子,就著簡單的炒菜。吃出了過年的歡樂氛圍感。
下午,姐夫張學文跟老爺子下棋,女人們坐在一起邊織毛衣、做鞋子邊聊著天。氣氛好不熱鬨。
小棗兒沒想到大家出門還會帶上自己做到一半的手工,為這事她笑了半天。“下次出門,我也帶點半成品裝裝樣子。”
賀蘭笑道:“你最擅長的就是創作音樂,下次帶著半首譜子唱給我們聽聽,或許我們能幫你出點餿主意!人家說在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一句話,惹來一屋子人的大笑!
賀家姑嫂妯娌之間的相處還算一團和氣,家裡的幾個孩子也懂事,大的會帶著小的玩。不像彆人家,時不時會打得吱哇哭。
小棗兒看著六個孩子,心想,這要是時不時傳出哭鬨聲,會讓她對孩子產生恐懼。
全家人在大院裡吃了晚飯,直到天完全黑透了,三家人才一起離開大院
離開的時候,每家的自行車上綁了一個蛇皮袋子。裡麵裝了小半袋子東西。
按賀國章的說法,家裡儲藏室裡的東西,給他們三家每人少分一些。
夠一個禮拜吃的量就好,給多了還怕鬨出麻煩事來。
之前給他們的糧食各家都還有一些,今天人帶了些水果和其他吃食。
小棗兒覺得公公的話有理,她也不插手這些。東西是由婆婆分的。
都是賀國章提前取出來準備好的。而且,他們果真不知道家裡儲藏室裡有一屋子的物資。
小棗兒隻聽二嫂許晴離開時,還不願意帶這些東西回去,讓家裡的長輩們自己留著吃。
送走他們後,鄭美英對小棗兒道:“一家給了十隻鹹蛋,十隻雞蛋,兩斤肉。蘋果、梨和桃子每家給了兩個。再給了他們一些點心,都是挑著孩子喜歡的口味給的。”
小棗兒明白婆婆這是在向自己交代呢!
她開口道:“媽,這些你看著安排。我拿回來的目的,就是希望改善一下家裡人的生活。大人們還好,彆把孩子們給饞著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該補充的營養也是不能少的。”
“你說的奶粉,一家給了一大包。夠孩子們喝上半個月的。”
小棗兒沒再多說,東西交給家裡就讓他們自己安排吧!
新的一周,鄭美英又改回上白班了,每天家裡其他人一樣,早出晚歸。
小棗兒在家的這幾天也沒有閒著,每天沉浸在音樂創作中。
來京市之前,她就創作了兩首新曲子,填詞也是自己弄的。
這幾天,又在打磨新的作品。
同時,也經常在網上了解這個時代的一些知識。報紙依舊每天會更新時事,她也會關注這些。
目前,國家針對嚴重自然災害,側重於生產自救和農業抗旱防洪,但實際經濟與民生麵臨嚴峻挑戰。
缺糧的問題短時間內依舊無法得到有效改善。
同時,缺糧危機帶來的蝴蝶效應,導致市麵上各種物資的供應都緊缺。物價上漲嚴重。
生活必需品供銷社裡供應不上,也促成了黑市的蓬勃發展。
小棗兒閒暇時,也會通過監控看看自己在斷龍山上的那片莊稼地。
地裡的莊稼長勢不錯,周末總有些自發組織的士兵們來乾活。
小棗兒對於那片莊稼地還是挺放心的。最令她安心的,還是空間的變化。
這些天,空間升級後。她跟小q仔細研究了一番才知道,空間農場裡莊稼和水果的成熟期又縮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