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塑料需求激增,年消費增長15。源於包裝、消費品和汽車業類。
1961年聚乙烯和聚丙烯技術逐漸成熟,原料石油價格低廉。
所以,塑料用品日益增多,如容器、玩具等。
創辦塑料廠成本較低,且可服務多個下遊行業,抗風險能力強。
小棗兒就想在京市創辦塑料廠,專門生產塑料用品和蛇皮袋。
她從電腦上查過。國內還沒有生產蛇皮袋的設備。
港城有這項技術,隻是製作成本比麻袋高出3倍以上。
而她有小q提供的高精密設備圖紙,可以找機械廠直接按圖來生產高端設備。不必從國外進口。
這樣,辦廠的成本就可以降低許多。
前段時間,她把這兩個廠子創辦的技術和原料都列出來。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
讓爺爺幫忙給周先生遞交了一份。
她的意思明確,這塑料廠子她采取入股的方式跟組織分成。
她提供技術和設備的支持,占股兩成。所有收益的8成歸組織所有。
至於組織是讓她跟社區合作,還是直接以國營單位的名義來創辦,都不影響她的分成比例。
這份計劃書交上去一個禮拜便收到回複了。
老爺子轉達組織給出的結果。
這間廠子以她與國營單位合作的名義創辦。
先生近日會請她當麵詳細聊聊。關於廠子創辦的計劃,以及產品的具體生產計劃。
小棗兒也覺得這些事情當麵聊比較好。
5月下旬,她被再次請到了京市軍區,與周先生在辦公室裡談了一個多小時。
先生就生產設備,以及生產技術方麵谘詢了許多。
小棗兒就目前市麵上的塑料用品提出了許多改進意見。
比如,市麵上流通的塑料盆是熟膠製品,容易破裂,而生膠塑料容器更有韌性。且碗和杯子類的塑料用品,還可選擇無毒的pp材質。
周先生聽了小棗兒這般專業的解釋後,對於她想創辦的塑料製品廠更加有信心。
兩人把廠子的創辦計劃敲定,並答應小棗兒的請求,把景山公園對麵的五套四合院過戶給她
這兩間廠子的產權歸國有,收益分成還是二八分,她得兩成分紅。
管理和生產全部由組織安排人接手。
她隻需要提供技術支持,以及生產設備的圖紙。
以後,若是廠子擴建,地皮由組織提供,這五間四合院從此以後都屬於她的個人財產。
為了避免日後存在糾紛,她提出以購買的形式讓組織給她辦了過戶契書。
周先生也同意了她的提議。
這五套四合院屬於國有財產,目前閒置中。
翌日,社區便有人帶小棗兒去房管部門,把這五套四合院過戶到小棗兒名下。
小棗兒拿到房契後,去看了這五套宅子。
宅子的地段不錯,本是組織預留著打算當作辦公場所的。
所以,平時的養護工作做得很好。
裡麵的建築設施保存得也很完整。
幾天後,新上任的塑料廠廠長李廣生同誌,親自來賀家拜訪小棗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