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羽絨襖,鄭美英最有發言權。
因為,全家人裡,她是最先穿上的。
她也樂嗬嗬的道:“小棗兒第一年來家裡就送了我一件鵝絨襖。我穿了幾年,現在還很暖和。衣服的顏色一點也沒有舊。冬天出門穿著確實不冷。”
今年,小棗兒給大家做的棉襖的外套沒有做扣子款的,而是用的拉鏈。
就連連接內膽的位置,也是采用的拉鏈設計。
這幾年,國內拉鏈的供應沒有以前緊張了。
她覺得冬天拉鏈款的上衣更暖和些。
扣子款的衣服,總感覺冷風會從扣子的縫隙中鑽進骨頭裡。
怪隻怪北方的天太冷了。
把這些衣服分下去後,今天的晚餐便正式開始。
大家邊吃邊聊天。
小棗兒還神秘兮兮的對幾個女眷們道:“我們這次還帶了些棉花回來。都是我們和爺爺自己種出來的。你們回去的時候都帶幾斤回去。”
從人聽說他們還能自己種棉花,都驚訝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去了。
自己種棉花啊!這種事想都不敢想。
就是各公社種棉花那也是要上交的。能分到各家各戶頭上的真不多。
老爺子也高興的說道:“確實是我們自己種出來的。我今年種了一次棉花才知道,這棉花貴有貴的道理。著實要花不少的時間打理。”
眾人聽老爺子說,棉花育苗的時候有多累人,多複雜。
苗床期的管理得多細心。
移栽後,要施多少肥料。
從開花伊始便要如何整枝,而且,這整枝需要好幾輪。
到了恰當的高度,又要給棉花打頂、除蟲、施肥。
到了棉花成熟期,撿棉花也是個很累人的活計。
初期的棉花結在底下,得彎著腰貓在棉林中撿。
又熱又累人!
每次下雨前還得趕緊把棉花給搶收回來。
否則淋了雨的棉花顏色就不白了,會發黃。
西南氣溫高的時候,前麵一遍棉花剛撿完。
都沒時間休息一兩天,後邊的棉桃又炸開一片白。
又一輪的撿棉花行動繼續開始。
老爺子嘴裡說著這個活有多累人。
臉上卻是一直漾著笑容。
最後,他總結道:“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棉花,在地裡全部炸開。像一朵朵白雲,又像是一朵朵的。
令人特彆有成就感!這些白白軟軟的棉花種起來是真廢老頭子。
可收獲的時候,心裡卻很高興!”
鄭美英也聽得很是激動,問道:“爸,您們今年的棉花產量如何?”
提到這個老爺子臉上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相信。我們今年種了兩畝二分地。收了260公斤皮棉。這個產量,把江風那小子給嚇一跳。”
鄭美英雖然沒有種過棉花,但也知道,棉花的產量應該達不到這麼高!
賀國章也覺得這個產量很離譜。
賀軍對這個最感興趣!
因為他是部隊裡的軍需官。對於棉花的采購,他接觸得最多。
他立即開口:“爺爺,你確定你們隻種了兩畝二分地?”
老爺子瞪了大孫子一眼。“這個我還能不清楚?攏共種了不到一萬棵苗。”
賀軍:“我若是沒記錯的話,各地統計上來的皮棉產量,平均畝產量約為203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