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驍在榮昌軍區從1967年至1979年,任職總指揮官12年,從師長一路晉升至司令員。
因他在邊境守土衛疆功勳卓越。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作戰指揮經驗豐富。
於1979年6月,時年43歲的賀驍收到調令。
升至中央軍部委員會,任副總參謀長,參與全軍戰略決策。
近年,軍隊整頓後,急需實戰經驗豐富的將領統籌全軍。
也把位置騰出來,給年輕軍官更大的晉升空間。
調令上強調,他有兩個月的時間做好交接工作。
於8月20日前,到京市中央軍委報到。
就在一家人準備往京城調職時。
歡歡和樂樂都收到了理想大學的入學錄取通知書。
年僅14歲的姐姐賀青梧,是全國物理狀元。
她立誌想成為一名軍工方麵的科研人員,湘省的國防科技大學她最理想的學府。
7月中旬,她終於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而妹妹賀碧桐立誌想成為一名外交官。
這些年,沒少在空間裡學習外語。平時,經常跟媽媽用口語練習。
她也被京大外國語學院錄取了。
兩姐妹都考入了理想的院校。
隻不過,兩所學校一南一北。
兩姐妹再過一個多月也要分開各自為理想奮鬥了。
這次回京,歡歡會跟著爸媽一起回京市看望爺奶和哥哥們。
9月初她再到湘省的國防科技大學報到。
賀驍要調回京市任職,小棗兒也打算轉到幕後工作。
她向京市總政歌舞團遞交了申請。想成為團裡的幕後創作人。
總政歌舞團很早就想挖她,這幾年一直跟她有合作。
每逢大型演出,都會請她創作歌曲。
這次,小棗兒主動申請調職。
那邊立即給出了答複。隨時恭候她的入職。
這次,他們一家人全部回到京市,這其中還包括陸知行兩口子。
兩個月前,賀驍就收到了要調職京市的消息。
他便提前跟嶽父嶽母商量了。
兩口子當初為了離小棗兒近一些,從京市調來西南搞科研。
如今,女兒女婿一家要離開了,也不願意把老兩口留在這裡。
陸知行回道:“你們不必顧慮我們。其實,這次你們回京市,上級已經替我們也做了安排。
目前,我們手頭上的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了。
我們兩口子跟你們一起回京市,去學校裡當課座教授。指導更多年輕的孩子們走上科研之路。
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也會在京市參與科研。”
老兩口的去留問題解決了,一家人高高興興的收拾行李準備回京市。
84歲的賀老離開前,收到了許多家屬院老朋友們送來的禮物。
隻不過,最初來這裡,跟他一起下棋打牌的老夥計們如今都不在了。
閔家老兩口於五年前相繼離世。
木匠老李頭也在幾年前去世了。
隔壁葉玉蘭的公公李老也在去年與世長辭了。
整個家屬院裡,也隻有賀老最年長。
在這裡住了十幾年,賀老也有諸多舍不下的人和物。
不好帶回去的物件及家具,他們就送給了這裡關係親密的朋友們。
重要物品,小棗兒提前收到了空間裡。
衣物之類的東西用郵寄的方式寄回京。
離開前,賀驍給三個在京市的讀書和參軍的兒子分彆去了電話。
此時,老大阿龍是京大政治學與行政管理係大四的學生。
老二阿虎目前在京市的保密部隊參軍。
老三阿豹也在京市協和醫學院就讀。
三兄弟都在京市,他們一家人分彆兩年後,又能在京市團圓了。
離開前,小棗兒把家裡好一些的大件家具都送給了段桂華。
此一彆,不知何時能再見。
段桂華也很是不舍,哭腫了雙眼。
段桂華這個性格樸實的大姐姐,是小棗兒在這裡認識的第一個好姐妹。
她很珍惜兩人的這份友誼。
隻不過,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有緣的話,還是有機會再見的。
一家人輕裝簡行,於8月初回到了京城。
老爺子回來後,感覺這裡依舊跟離開時一樣熟悉與親切。
隻是屋子裡比當初顯得陳舊了些。
畢竟他這一離開也有十幾年。在西南溫度高的地方住習慣了。
這次回來,他有點害怕這個寒冬。
隻希望今年的冬天不太冷!
一家人來大院裡休整了一番,吃了頓午飯。
便回到了組織給賀驍新安排的住宅裡。
他的新家也在這個大院裡。正是父母這套宅子前麵一棟。
中間隻隔了一個花壇,距離也就幾十米遠。
賀驍覺得組織上的這個安排也是相當用心。
把他們一家人還是安排在一起居住。
兩套宅子的麵積和戶型一模一樣。
隻不過他這一排的房子是後來建的,相對來說內外都要新一些。
樓上四室的格局,樓下兩居室帶客廳廚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後各有一個院子。環境清幽,私密性強。
組織上把房子分下來前,還特意把屋子重新刷了白灰。
屋裡像是新的一樣,顯得特彆亮堂。
賀國章跟鄭美英收到房子的鑰匙後,來給屋子裡做了衛生。
還幫他們添置了必要的家具。
而且,據鄭美英說,目前整個大院裡都通了煤氣。
以後家裡做飯會方便很多。
回京的第一天,晚飯是賀驍跟小棗兒在父母家裡一起做的。
一家人簡單吃了頓晚飯後就歇下了,
坐了這麼久的火車,他們年輕些受得住。
幾位長輩早就顯出疲態了。
新家裡,賀驍跟小棗兒住在樓下的主臥裡。
兩個女兒在樓上選了一間屋子同住。剩下三個房間留給哥哥們。
陸知行兩口子暫住在樓下主臥隔壁的臥室裡。
翌日,阿龍和阿豹回來了。
阿虎出任務,暫時沒法回來。
賀驍的哥嫂姐姐也帶著孩子們回來了。
一家人聚在賀驍的新家裡吃了一頓暖房飯。
這一天,大院裡好多熟悉的人得知賀驍兩口子回來了。
都來家裡聊天。
他的幾個發小們也全部回來了。
幾兄弟有好多年沒見了。
如今每個人都混得不錯!方建軍五年前就調回京市了。
隻不過,他跟賀軍住在同一個軍區家屬院裡。
得知賀驍回來,他們兩口子也回大院了。
今天,新家一整天都是賓客盈門,好不熱鬨。
賀驍留幾個發小晚上在家裡一起聚餐。
賀軍、賀勇和張學文被留在家裡陪酒。
女眷們則是去爸媽那邊吃飯。
家裡人太多,實在是客廳裡容不下。
阿龍和阿豹跟媽媽一起回奶奶家裡吃飯。
晚上,他們宿在了大院裡的新家裡。
回京市的第三天。
阿虎和阿豹回學校了。
兩兄弟的學業很忙,這個暑期也沒多少休息時間。
都在各自忙著課業。
今天,科研單位派了專車來接陸知行兩口子去看房子,以及工作環境。
小棗兒跟賀驍陪老兩口一起去的。
兩口子被安排在京大做客座教授。每周上幾節課。
他們以後的工作重心還是在科研上邊。
兩口子的宿舍也在京市科研所裡。是一間三居室的房子。
一間臥室兩間書房的布局。
環境比在西南的住宅還要好。
組織上給兩口子安排了兩個勤務人員負責他們的日常生活。
去學校上課也有專車接送。
這樣的待遇小棗兒也不必擔心他們。
兩口子今天便留在這裡了。
小棗兒跟賀驍從科研所裡出來沒有立即回家。
而是轉到家裡的五套四合院裡去看了看。
這五套宅子早就決定好了,給他們五兄妹一人分一套。
雖然都是四進的宅子,但是在麵積上多少有些出入。
公平起見,小棗兒讓兄妹五人抽簽決定。
阿龍抽到了最大的那套宅子。
其他四人的宅子大小差不太多,無非是布局多少有點不一樣。
兩年前,三兄弟都回了京市讀書或是參軍。
為了給他們安排好落腳的地方。
小棗兒回來,把幾套宅子修整了一番。
並把主院裡添置了必備家具。
其他院子沒人住,暫時先空著沒有準備家具。
雖然學校離這處宅子也就五公裡左右的路程。
可這三個小子很少回來住。
阿虎是部隊裡工作特殊性,沒辦法回來。
阿豹和阿龍因為學業太忙,直接住在了學校裡。
他們倒是有空就回來把宅子裡的衛生給做了。
小棗兒跟賀驍今天過來,以為宅子裡會有很重的灰塵。
結果,主院裡都很乾淨。
就連花園裡的樹枝都修剪得很有型。
兩年前,小棗兒回來,把幾處宅子裡空置的花園重新栽了些寓意好的果樹。
今天來一看,桃子和櫻桃樹上還掛滿了成熟的果實。
兩口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今天還能帶些水果回來。
想到兩個小子經常回來。
樹上的果子小棗兒便沒有全部摘完,隻摘了一籃子帶回去給家裡人品嘗。
晚上,打個電話讓兩小子有空回來,把這些果子帶學校去跟同學們分著吃。
回來後,兩人去拜訪了柳叔和王麗娜。
柳江風如今是軍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