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托付給你了,嶽師父,你看怎麼辦就怎麼辦吧。”張鳳閣說道,把寶都壓在了嶽師父身上。
嶽師父的神通,是有根基的。一個修行的人,青城山多少年了,什麼事都不能瞞過他的眼睛。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心裡想什麼,想做什麼,都掛在臉上,唯恐彆人不知道。而一個相對寧靜的人,麵沉似水,很多事情都如同枯枝敗葉漂浮在水麵上,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嶽師父也知道如何去辦這樣複雜的事,董貴妃處好打點,女人貪財,古今有之,送錢的事,好弄。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完全可以搞定此事。張鳳閣先示弱,在皇上那認個錯,也可能扣半年俸祿,就息事寧人了,畢竟是自己選拔的官員,不可能兒戲一樣,關乎國體,是件嚴肅的事情。何況張鳳閣秉公執法,沒什麼瑕疵,不過就是弄錯了人,不能動董國丈。
嶽師父雖然知道該怎麼辦,心裡還是不踏實,覺得有些話沒說透。小鬼兒難纏啊,底下那麼多看笑話的,指指點點的人。看著都是道貌岸然的家夥,其實個個心存不良。
人的事兒,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嶽師父心裡和明鏡一樣,他在想,自己的事,張鳳閣的事,找到事情的敏感點。嶽師父通過關係人,給董貴妃送過去了一幅秋山靜香圖。董貴妃是懂字畫的,其鑒彆能力強。一眼就看出來是顧愷之的畫,工筆細膩,其境高遠,山上枯樹逢春,香花已儘,落葉知秋,山的一邊姹紫嫣紅,背陰處黃葉飄零,淨顯大自然的魅力,山石嶙峋,鬼斧神工,大氣磅礴。落款處是香雅居士,董貴妃甚是喜歡,不斷的欣賞,心花怒放。
嶽師父知道了董貴妃喜歡,其實這幅畫,是兩卷。送過去的是其中的一幅,還有另一幅,是東山春居圖。嶽師父的意思很明白,看了其中一幅,就想另一幅。下麵就是可以說出自己的要求了,第二幅送出時,附上一個條子。上書,臣張鳳閣敬。這多明白的事,董貴妃隻要接受了這兩幅畫,就說明不再耿耿於懷,這件不開心的事就過去了。
董貴妃醉心金石字畫,得到這兩幅畫,如獲珍寶。心情格外的好,知道張鳳閣示好,也就抬抬手,放過這個老狐狸一馬。嶽師父的畫收到了好的效果,張鳳閣的辭呈也送到了皇上的書案上,皇上看後,和董貴妃說“愛妃,這個張鳳閣要辭職了,要不讓他回老家吧,也給你出出氣。”董貴妃心裡想,莫不是皇上試探於我,於是說“這是皇上的事,我是女眷,不乾政事,皇上不該問我啊。”“嗯,愛妃果然識大體顧大局,我不過是想替愛妃出出氣,其實這個張鳳閣除了有點執拗,一根筋兒,不過對國家,對朕還是忠誠不二的。”皇上看著董貴妃,慢慢的說。
喜歡燭影迷局請大家收藏:()燭影迷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