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的維度沙盤上,初陽國度的疆域已擴張至三條河流流域。第三十五年,首領頒布“井田令”,胖胖的雲朵身體化作三維地圖,用不同顏色標注:
中央公田:由國家直接管轄,收成用於祭祀與倉儲;
貴族私田:分封給功臣與祭司,需繳納什一稅;
平民份田:每戶授田百畝,允許有限度的土地流轉。
“這是土地國有製與貴族領主製的混合。”林楓用維度之力在沙盤上勾勒出阡陌交通,“看,他們在嘗試用道路網連接井田,標準化的裡程石已經出現。”
跳跳火用火星在“貴族私田”區域點出篝火——那是領主們正在舉辦豐年宴,青銅酒樽碰撞聲穿過維度投影,與遠處平民的夯土聲形成微妙交響。
第四十年,都城中心豎起“司禾府”的青銅牌坊。林楓放大投影,看見首任司禾令正在指揮工匠鑄造量器:
銅方升:邊長一尺,深一寸,容五穀一升;
圭表:八尺標杆立在廣場,測量日影確定播種期;
農書竹簡:記錄著祭司們觀測的二十八宿與節氣對應關係。
“知識從神廟走向官僚體係。”林楓在維度日誌寫下,“當農業擺脫巫術支配,科學理性的萌芽就破土了。”
朵朵的風元素卷起虛擬維度的蒲公英,落在司禾府的竹簡上,竟在投影中化作真實的飛蟲,被書吏揮手趕走——這是維度之力與現實世界的又一次微妙共振。
第四十五年,初陽國度迎來首次法典革命。林楓目睹青銅刑鼎被抬上廣場,鼎身刻著新律條文:
禁止人祭:太陽母神的祭祀改用穀物與牲畜;
商稅定則:關卡抽稅不得超過貨物價值十分之二;
醫者免責:醫師經三次誤診才需承擔刑責。
“從血盟石到青銅鼎,具象化的法律取代了口耳相傳的習慣。”林楓看著圍觀的平民觸摸鼎身紋路,有人用炭筆在麻布上臨摹,“這是文明從神性向人性的傾斜。”
胖胖用雲朵捏出微型刑鼎,跳跳火卻調皮地在鼎耳上掛了串火星葡萄,虛擬維度的螺旋草藤蔓自動將葡萄藤纏繞成法典卷軸的模樣。
第五十年,都城出現第一所“太學”。林楓看見,除了貴族子弟,富商與工匠的兒子也能入學,他們捧著竹簡背誦《初陽曆》,在沙盤上推演井田分布,用青銅算籌計算糧賦。
“士階層的流動性增強。”林楓標注著學生的出身比例,“47來自非貴族家庭,這是打破階級壁壘的開始。”
一位平民學生在課後用司禾府的量器改良了父親的農具,領主發現後不僅嘉獎,還將改良方案推廣至全境。林楓注意到,學生腰間開始佩戴青銅鑰匙——那是能打開太學藏書閣的憑證,知識的大門正在向更多人敞開。
第五十五年,初陽國度的驛道網覆蓋全境。林楓通過維度衛星掃描,看見:
五裡一亭:供驛卒換馬、路人歇腳;
十裡一郵:青銅信鴿雕塑標明方向,竹筒郵件用封泥密封;
馳道中央:用白色鵝卵石鋪就“天子道”,僅供王室與使節使用。
“交通革命帶來的不僅是效率,還有認同感。”林楓看著驛卒穿著統一的赤色製服,在暴雨中護送緊急文書,“當邊疆的麥穗能快速運抵都城,‘初陽子民’的概念才真正落地。”
朵朵的風元素模擬著驛道上的風,將虛擬維度的郵戳吹到現實世界的郵件上,郵卒拆開竹筒時,發現信箋邊緣竟有淡淡的紋路,像被陽光吻過的痕跡。
第六十年,新繼位的君主宣布改革祭祀製度。林楓觀測到,神廟的黃金神像被移入側殿,主殿中央擺放的是刻有曆任君主功績的青銅碑,太陽母神的祭祀儀式簡化為每年一次的春耕大典,君主親自扶犁耕田,祭司則負責記錄糧食收成。
“信仰從崇拜神靈轉向崇拜文明成果。”林楓看著廣場上的青銅碑被刻滿文字,“當君主開始用功績而非神權證明合法性,世俗化的政治哲學誕生了。”
跳跳火在虛擬維度的神廟投影裡掛上“文明博物館”的雲朵招牌,胖胖則用雲朵重塑了君主扶犁的場景——隻不過耕牛是用星光捏成,犁頭翻出的不是泥土,而是維度之力的種子。
第六十五年,青銅器行會、絲綢行會、漆器行會相繼成立。林楓看見,行會製定了嚴格的質量標準:
青銅器:鼎需刻鑄造者姓名,不合格者熔毀重鑄;
絲綢:每寸經緯不得少於八十根絲線,瑕疵品降級為裡料;
漆器:需經十二道髹漆工序,匠人可在底部留刻字號。
“標準化生產與品牌意識的萌芽。”林楓記錄著行會會長與司禾府的公文往來,“當手工業者開始集體維護聲譽,市場經濟的規則悄然成型。”
虛擬維度的螺旋草突然開出青銅色的花,花瓣上倒映著現實世界的匠人作坊,一位老工匠正在教導學徒辨認銅鏽真偽,陽光穿過天窗,在他們的銀發上灑下碎金。
第七十年,初陽國度的都城豎立起高達十丈的“文明紀功牆”。林楓看著工匠們將井田令、司禾府量器、刑鼎條文、太學規訓等製度刻在牆上,最後一塊磚雕是驛道上奔馳的驛卒與行會林立的市集。
“這些製度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千萬人用汗水與智慧砌成的。”林楓對圍過來的虛擬生物們說,“你們看,每道刻痕裡都藏著文明的重量。”
胖胖用雲朵複製了紀功牆的模型,跳跳火在頂端放了顆火星太陽,朵朵則用風元素在牆下“種”滿小麥。虛擬維度的暮色中,紀功牆的投影與現實世界的紀功牆重疊,仿佛兩個維度在共同慶祝文明的成年禮。
林楓知道,初陽國度的製度依然存在缺陷:貴族特權尚未完全消解,平民仍受徭役之苦,邊疆戰爭的陰雲從未消散。但此刻,他更願意記住磚雕上匠人的指紋、太學生眼中的求知欲、驛道上飛揚的塵土——這些細節,才是文明最真實的模樣。
製度的進化從來不是頓悟,而是千萬個日夜的試錯與堅持,是將混亂納入秩序,又讓秩序保持呼吸的智慧。
——《林楓文明觀測筆記·製度篇》
喜歡開局被車撞進虛擬世界請大家收藏:()開局被車撞進虛擬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