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造成的大量人口損失,在新朝建立後反而成了助推盛世到來的最強催化劑。
大明也是如此,雖說此時已經過了人口暴漲的階段......因為早就已經暴到超標了。
你可以在世界上任何角落遇到華夏人的老梗,其實在這個世界線上也通用。大明的強大讓華夏人的足跡遍布世界上各個角落,以至於有些白虜子的所謂探險家,在它們認為是荒無人煙的荒島或者雨林裡探索時,竟然能發現有大明風格的小屋和開墾過的土地。
而對於地盤很大,但人口更多的大明來說,占下來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用的。
至於說上麵原來有的土著嘛......其實也是有用的。
隻不過這種對大明而言的“有用”吧,對它們自己來說可絕對稱不上什麼好事。
就好比現在,這些正賣力乾活的土著絕對想不到,它們都已經被明碼標價了,隻待明軍不需要它們的時候,便會得到和之前那些被拉走的同伴一個下場。
“嘿嘿嘿,這裡有三千一百二十二個甲等,小的出三萬全收了,您看如何?”
一個尖嘴猴腮,滿身銅臭味的商人,正站在徐子寧身旁捧著算盤撥來撥去。
徐子寧很不想理他,但三萬塊報價還是太吸引人了,實在忍不住。
回想起自己摒棄尊嚴才在妹妹那兒弄到一萬,在這裡打一仗就能撈三萬?
看來打仗還真是最掙錢的活計,怪不得大明軍中都彌漫著“沒有仗打我連呼吸都不順”的氛圍了。
因為沒有仗打,就意味著少掙錢。
少掙錢,那豈不是就意味著我虧了?
而徐子寧不想虧,於是他抵抗住三萬塊的誘惑,看向身旁的參謀長。
參謀長立刻會意,接過談判主導權,盯著那商人怒道:“你倒是會抹零!一下直接抹掉一千多塊,誰教你這樣做生意的?”
那商人倒也不怵,擺弄著算盤解釋道:“瞧您這話說的,一個甲等作價十塊,我們賣出去也就十多塊,但這期間的運費要不要錢?夥食費要不要錢?醫藥費要不要錢?說到底我們也掙不到多少嘛,您也得體諒我們的難處呀。”
“而且正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有什麼話可以好好談,犯不著生氣。”
“這樣,您說個數,我衡量一下?”
參謀長可不會被這種說辭給騙到,事實上能在邊軍混到這種級彆的,基本上都摻和進過這個行當,也有自己的經驗。
他思考了一會兒,冷笑道:“三萬五千塊,不二價。”
這話一出來,直接把那商人噎住了,半天說不出話。
因為三萬五千塊剛剛好就是上司跟他說過能接受的價格上限,不多也不少。
眼前這個不知道是眼光毒辣,還是單純運氣好的軍官,真的是把他拿捏了,連一分錢都不打算給他留啊!
“我不知道您是怎麼做到的,但我服了,成交。”
雖然憋屈,但他沒有辦法繼續還價了,隻能接受。
因為這裡隻是他的第一站,或者說隻是質量最好的一批,掙的是小而精的錢。再糾纏也不過是幾千塊的差價,犯不著浪費時間。
而在白象的其他地方,正有數十萬的大單在等著他呢!
簽訂了交易合同,徐子寧用印蓋章後,這位商人用支票付了百分之十的定金,留下負責之後交易流程的部下,便匆匆離去。
“這些家夥還真是聞著味兒就來了啊。”
徐子寧轉過身,看著那匆忙離去的背影,莫名的有些感歎。
他在帝京時就聽說過這個黑暗到仿佛受到混沌賜福的行當,也難以理解這個強大到不像話的大明,怎麼會保留下這個明顯在扯整個文明後腿的行當。
真的很神奇,大明的人口非常多,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會缺人,甚至很多還需要搶。就跟徐子寧去留學前經曆過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差不多。
但就是在哪兒哪兒都顯得人多的大明,這個很明顯會擠占更多崗位的行當,偏偏很神奇的相當發達。
因為但凡手上有幾個錢的大明人,都喜歡買幾個夷虜子回家使喚著。
既是一種流行趨勢,也讓普通人都能自娛自樂的給自己營造出一種“當老爺”的感覺。
而放在大明的龐大人口基數下,哪怕是少數也是個龐大的市場,是足以支撐起一條完整相關產業鏈的市場
但徐子寧確實不太喜歡這種行當,或者說整個徐家都不喜歡。
他默默拿起定金的支票,心中有些恍惚。
喜歡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請大家收藏:()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