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了陸上補給線,明軍這場“跨海”突襲就算是真的站穩了腳跟。
相當於是開辟出了第二戰場,新羅刹已經沒有辦法輕易把他們趕下海了。
隻不過對方的戰區司令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那就是集結部隊、依山固守。
橫亙在吧庫以北,完全阻攔了明軍北進道路的鎬伽索山脈,就是完美的天然屏障。
在這條大自然賦予的完美屏障支撐下,新羅刹完全有時間從其他地方抽調兵力,等到兵甲齊備之後再進攻奪回失地,而不是現在就和勢頭正盛的明軍咬牙硬磕。
因為依照明軍現有的兵力,甚至哪怕是能把征西軍團主力全部運過來,也難以突破這道防線。
所以李廣洺從未打算真的就這樣強攻硬啃,能端掉敵方重要產油區就是好事,而且有哩海運兵以及從大食走的陸上補給,他們要增兵的話也不比新羅刹困難多少。
更何況,他原本的目的就是想要借道這邊,西進攻入鄂圖曼本土,解密斯兒之圍。
他從後方聽到了不太好的消息,知道海軍在東堤中海打了場狠的。
雖然不算輸,但也確實沒贏,反正肯定損失不小。
李廣洺知道,這是自己該出手的時候了。
如果在海上不能打疼鄂圖曼人,那就讓它們在陸上狠狠疼一下吧!
他當機立斷,以大島正賓所部為先鋒,再調兩個主力千戶所作為策應,全速西進,攻入鄂圖曼本土之後許便宜行事之權。
如果說能得做主攻先鋒,是莫大的榮譽。
那麼“便宜行事之權”就是李廣洺給進攻部隊打的語言突擊啶!
因為所謂“便宜行事之權”其實就是解除封印的意思。
李廣洺:“你們打進鄂圖曼本土之後,想乾嘛就乾嘛!”
這就是他的潛台詞,也讓前線部隊眼睛都紅了,把所有鄂圖曼人都當成是長腿的銀子,鄂圖曼的土地都是金礦!
尤其是大島正賓所部的瀛洲兵,它們直接開飆,占了新羅刹的車站,直接乘火車衝到西麵鄂圖曼的邊境線附近,再重新集結休整,並等待援軍、後勤就位。
但援軍哪怕再怎麼急,也不會像它們這樣,拿民用火車當軍用的使。
畢竟你兵是能運過去,可重裝備和車輛不行啊!
這就導致,瀛洲兵雖然最先就位,但身上窮得離譜,就一定量的隨身補給。
哪怕把弄來的幾列民用火車都塞滿了,也裝不完一個滿編衛所的裝備補給。
但哪怕是明知道自己補給不足,援軍未到,那些瀛洲兵也還是等得不耐煩了。
畢竟金山銀山就在對麵,你敢不讓我們拿,那我們可就拿你抵了!
休整了幾天後,它們就開始慫恿大島正賓發起進攻。
慫恿幾次都無效後,它們就開始了威逼!
簡而言之:你要是再不下令,我們就要發揮瀛洲的傳統藝能了!
嚇得大島正賓冷汗直冒,他可太知道瀛洲的傳統藝能是什麼了!
一想到自己變成馬蜂窩倒在地上,一幫瀛洲兵圍著自己喊:“紅豆泥嘶蜜馬賽!”
噫~不敢想!不能想!這種躬匠精神則殆噠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