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有哪支部隊可以調動?”
看著一眾頂著熊貓眼,可謂疲態儘顯的部下們,他的語氣也自動軟了下來。
“至多還能抽調出一個千戶所,前提是鄂圖曼沒有繼續增兵的話。”
“大帥,前線壓力太大了,我們不能冒然調兵啊!”
“你說得倒是好聽!英國公那邊有兩個千戶所可是我的人!”
“那你自己去救啊,跟我嚷嚷乾什麼?!”
“我乾嘛聽你的?我聽大帥的!”
幾個明軍將校瞪著眼睛爭吵,頭疼的李廣洺已經懶得勸了。
事實上,明軍主力打得並不順利。
因為鄂圖曼東部的大片山地丘陵地形,實在是太多太複雜了。
在方便那些當地部族搞事的同時,也嚴重阻礙了明軍的進攻。
同時明軍還是差不多三線作戰的狀態。
一線要留守哩海對岸,保證補給暢通。
另一線還要駐守鎬伽索以南,防範新羅刹。
事實上,新羅刹早就應該發動進攻了,但就是很奇怪的不動。
仿佛是等著明軍打爆鄂圖曼?但它們圖什麼呢?圖明軍可以騰出手來繼續揍它們嗎?
李廣洺是個純粹的軍人,不太懂這些彎彎繞繞。
但新羅刹確實在鎬伽索一線集結了重兵,所以他也必須在這一線駐兵防禦。
而隨著這兩線用兵後,留給第三條線的兵力就嚴重不足了。
征西軍團此時下轄八個主力衛所,還有輔助軍若乾,三十五萬大軍左右。
但現在李廣洺手上能指揮的,其實隻有兩個衛和部分輔助軍,不到十萬人。
而對麵的鄂圖曼終究是個挺大的國家,人口和兵員充足,再加上還有主場作戰的優勢,跟他們對峙的鄂圖曼軍數量已經多到快有明軍的三四倍了。
數十萬大軍堆在對麵,明軍還得走山路、丘陵,真是長著鐵齒銅牙都啃不動。
而要不是明軍的戰鬥力依然在線,對麵的鄂圖曼軍也打不動,更不敢打。
此時恐怕就不是支不支援英國公那邊的問題了,而是明軍怎麼全麵撤退才安全的問題。
“好了!都住嘴!”
見一眾幕僚參謀半天爭不出個結果來,李廣洺隻能自己拍板決定:“調一個千戶所!直接調第二梯隊裡麵沒什麼損失的主力!”
“我們全線停止進攻,固守等待後續增兵。”
他早就向都督府方麵請求後續增兵了,有兩個主力衛所正在趕來的路上。
但這也是最後一次增兵了,至少在打通堤中海沿岸的運輸線之前,四十多萬已經是後勤部門在這邊所能支撐的極限了。
鄂圖曼人的抵抗遠比想象中要頑強太多。
這對於喜歡速戰速決的李廣洺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是希望英國公可以打出威風來,以期達到破局效果。
哪怕讓這貨逃脫了懲罰也可以啊!
“援軍去了之後,告訴姓張那小子,讓他不要鬨得太過火了!”
敲定了接下來的部署,李廣洺留下一句話便轉身離去。
無論如何,他心中對於英國公那種人能將功折罪,還是感到很不爽的。
喜歡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請大家收藏:()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