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就是要儘快“收複”海峽東部全境,壓縮殘敵的生存空間,調集機動力量剿滅之。
剛好也能練兵了,畢竟大明確實很需要這種處置匪患的經驗。
因為按照他們目前這種方向盤往打滿的治理模式,估計隨著戰事規模擴大,占領的區域變多,各地的匪患問題也會飛速增加。
隻不過,想要讓刹慣、燒慣、搶慣的明軍改掉這些毛病,實屬有些過於困難了。
連李家這種將星+累世勳貴都隻能選擇學經驗、下狠手,而不是自己改正。
李濟興很清楚這點,所以他將安定鄂圖曼地區的工作交給了自己的親信,至少要練出個專業戍守地方的驍將出來。
同時,他親率征西軍團主力北撤,回到鎬伽索一線和新羅刹對峙。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存環境太冷了,導致它們肌肉長太多,影響了某些方麵的發展。
這幫羅刹詭是真的不適合玩陰謀詭計,它們還想著坐收漁翁之利,卻錯失關鍵戰機。
不趁著明軍揍鄂圖曼的時候進攻,或者說過於高估泰西人的骨氣。
這或許是它們在開戰以來,最大的戰略誤判了。
如此逆天的失誤,肯定不能是對麵那駕“馬車”大將搞出來的。
多半是新羅刹裡麵也有神秘的微操大師吧,就是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個光頭了。
李濟興自然不會放過對方失誤的良機,他迅速調動兵馬、親自部署,逐漸將原本可以說是防守空虛的鎬伽索一線,經營得固若金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完成了部署後,這位新·大帥,召見了英國公,宣讀了京中對他的處置。
“卸爵、閒置,看來我立的功還是有點用的。”
英國公對這樣的結果已經很滿意了。
卸爵和削爵,總歸是前者比較好。
因為前者表明英國公的爵位還在,他沒有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爵位搞丟了。
雖說接任爵位的肯定是他最討厭的逆子吧,但他也沒彆的選擇了。
畢竟那逆子和徐老三那廝關係不錯,也算是讓英國公府抱上大腿了。
嗯......雖然他很不想承認,但這個逆子還是有點東西的嘛!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沒能如設想中的那樣“破敵京、擒賊首”斬獲不世之功。
雖說他也不覺得自己有能力跨海作戰,但總得要試試嘛,試試又不會錯。
萬一鄂圖曼人抽風,直接沒守住橋,真給他衝過去了呢?
一切皆有可能呀!
這要是給他乾成了,沒準就不用被削爵了捏?
然而這個想法也隻能停留在想法階段了,根本不可能付諸行動。
想到這,他就對泰西人恨得咬牙切齒!
“給我等著!若是我能有再次領兵作戰的一天!你們泰西人一個都彆想好過!”
啟程返京的飛機上,目前還是英國公的他,透過玻璃盯著海峽對麵。
這片海的對麵......是敵人口瓜!
喜歡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請大家收藏:()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