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陽冉冉升起。
在雲層上看到它,是那麼的美麗且耀眼。
引擎的轟鳴聲在耳畔吵鬨,但並不打擾大明空軍第141轟炸機大隊的成員們,透過駕駛艙的玻璃欣賞清晨朝陽的美麗。
“各單位彙報,距離抵達目標上空還有八分鐘。”
耳機裡傳來機隊指揮的聲音,隨即各機組逐個彙報:“無異常”。
此時幾支戰鬥機中隊從轟炸機群頭頂上飛過,隨即便加速飛到前方探路。
剩下的則繼續同機群伴飛,執行護航任務。
像他們這樣的轟炸部隊,象笏行動當日第一批就出動了二十支。
相比起海軍和陸軍的守舊且抗拒改變,大明的空軍似乎很容易接受新的東西。
當他們意識到,大機群轟炸能很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設施和士氣時,數量極為龐大的轟炸機群就逐漸被部署到了前線機場,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訓練,以及在新羅刹和鄂圖曼前線的實戰測試後,大部分轟炸機大隊都已經具備了類似的作戰經驗。
但象笏行動依然是迄今為止出動規模最大的一次,沒有之一。
超過七百架轟炸機,分批從吐火羅、阿洪、南中三個方向起飛。
它們將對經由北司標記的關鍵目標,進行地毯式轟炸。
而第141大隊以及同行的另外五個大隊,任務最為重要。
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噠哢要塞群——嚶軍在白象東部的核心戰略支點以及指揮部。
經由他們投下的炸彈,用最直接、最暴戾的方式,向敵人宣告明軍的到來。
“三分鐘!檢查狀態!打開彈艙!觀瞄再次確認目標!”
機隊指揮再次發出指令,伴隨著一聲聲“收到!”所有轟炸機的機艙內都忙了起來。
駕駛艙開始自檢,開啟彈艙,轟炸觀瞄攤開地圖再次確認目標。
噠哢要塞群在北司多年的“深耕細作”之下,其關鍵位置在地圖上近乎一覽無餘。
關鍵通行樞紐、倉庫、重炮位置、指揮中樞......
全部都在地圖上被標記了出來,雖然不足以讓轟炸機能做到精準轟炸,但也已經足夠幫助觀瞄確認最佳的轟炸目標。
更何況,這些地圖可不是大型轟炸機獨有的,俯衝轟炸機也有。
大明空軍在天上就像是開了透,演都不演啦!
“蕪湖!它們在歡迎我們!”
天空中開始炸起一團團黑煙,轟炸機機身在震顫,爆炸聲仿佛能穿透金屬蒙皮和耳機,鑽進每個機組成員的耳朵裡。
三分鐘還沒過,但地麵上的防空炮已經發現他們了。
“這禮炮放得響啊!很響!”
“還不夠!等下我們給它們放點更響的!”
但通訊頻道裡卻隻是響起了調侃聲,仿佛沒人對此感到害怕。
事實上也確實不用害怕,嚶軍防空炮的命中率是肉眼可見的不高,打不著半點。
既然打不著,那自然也不可能阻攔轟炸機前進了。
他們近乎是安然無恙的飛到了目標空域,轟炸觀瞄裡也清楚地看見了要塞群。
“壹號投彈!”
“叁號投彈!”
“伍號投彈!”
......
通訊頻道裡回蕩著興奮的喊聲。
一枚枚炸彈從彈艙中落下,靠著重力砸向灰白色的要塞外層掩體。
從排頭領隊機的轟炸瞄具裡可以看到,要塞群大片區域正在被濃煙給吞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