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武二年,二次賽季的明嚶首次海上對決,徹底推翻了過往的海戰模式。
榜葛剌灣海戰,大明舊港水師的航空兵部隊,出動三十八架軍機,最終隻有五架返航,但成功擊沉了嚶軍第一遠征艦隊包括旗艦在內的一艘戰巡、一艘戰列、一艘航母,共三艘主力艦。
艦隊司令是被參謀長和一眾軍官生拉硬拽上的撤離船,不然也得來個與艦同沉。
另外還有一艘輕巡和兩艘驅逐艦沉沒,都是為掩護主力艦而打橫艦身擋住了明軍的魚雷。
若非它們的犧牲,嚶軍第一遠征艦隊的主力艦編隊,恐怕得全軍覆沒。
而明軍的損失,其實大部分都是因為被返航的嚶軍戰鬥機給抓到了。
為了轟炸效率而拆掉的大量防禦武器,讓他們空戰能力銳減,所以損失慘重。
隻不過那些懷著滿腔怒火誓要複仇的嚶軍戰鬥機,很快都驚恐的發現一件事。
它們的航母沉沒了,它們沒有辦法降落。
同時搜尋和戰鬥耗費掉的燃料,已經很難讓它們飛到陸上機場降落了。
於是乎,大部分幸存的嚶軍戰機,都麵臨生死存亡的抉擇。
是保命?還是保飛機?
正常的,或者說聰明的,大概都會選前者。
所以它們選擇在艦隊附近棄機跳傘,起碼還能被自家船撈起來。
那些妄圖保住飛機,打算拚一把飛回陸地降落的勇士,下場就有億點不好了。
不是永遠消失在廣袤的大洋上,就是勉強夠到陸地的邊邊了,但找不到合適的降落地點,於是紛紛化身帶嚶勞大,狠狠墜機。an!沃勘礙誰?曼八奧特!”
總之就是大寫的“慘”字,殘存嚶軍艦隊隻能灰溜溜的逃回港去維修,再無戰意。
而當戰鬥結果傳遍世界,屬於大艦巨炮的時代仿佛一瞬間就落幕了。
它落幕的是那麼猝不及防,以至於其他海軍強國都難以適應,也無法接受。
花費那麼多錢,那麼多資源和時間造的戰列艦,忽然間就“沒用”了?!
換成誰都難以接受,這就像打工半輩子才存夠的買房錢,忽然發現瘋狂貶值了!
彆說買房,買個撤碩都夠嗆!
這誰能受得了?承受能力差點的估計都得上天台排號了!
但落幕就是落幕了,是多麼無法接受,也不可能挽回的落幕。
在港口停泊、海上馳騁的大艦巨炮,終將成為那往昔輝煌時代的遺存。
取而代之的,是屬於航母,或者說海軍航空兵的新時代。
作為開啟這個全新時代的大明海軍航空兵部隊,自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那就是一場屠刹,但幸好是我們屠刹敵人。”
任務完成返航後,明軍的領隊機長麵對心理評估時如此說。
返航路上遇敵的驚心動魄、九死一生,都比不上萬噸巨艦在自己手中燃燒的震撼。
他記得那時候的景象,看著就像是大海被煮沸了似的,無數落水嚶軍在撲騰、掙紮。
大火隨著泄露的燃油蔓延,襯托得那些緩緩下沉的軍艦仿佛正在墜入地獄。
他甚至能看見,無法忍受這般絕望的嚶軍軍官,在扭曲變形的艦船上飲彈。
然後晃蕩著栽入火光四射的海麵,悲慘而淒涼。
他記得自己好像是擊沉了一艘,但又好像沒有。
因為現場實在太混亂了,所有人都拚儘全力把魚雷和炸彈都扔出去。
可以確認的是,嚶軍絕對輸慘了,它們在這一戰損失掉的絕不是幾艘船那麼簡單。
士氣、軍心、勇氣,甚至還有整個白象。
明軍斬獲了堪稱奇跡般的戰果。
但輝煌之下卻是三十八架出發,隻有五架返航的悲痛。
尤其是對於領隊機長來說,他幸運的回來了,而大部分兄弟卻沒有。
那可都是他帶出去的兄弟啊!就回來了這麼點,這怎能讓他不痛?
可在悲痛之餘,他又無比的興奮且自豪。
因為這場勝利不止屬於他,而是屬於所有的兄弟,更是屬於整個大明的勝利!
當消息傳回帝京時,整座城市仿佛都在歡呼,雖然從沒有人會對勝利抱有疑慮,因為過往無數次的戰鬥和屬於日不落的輝煌都已證明,大明必將萬勝。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慶祝勝利,畢竟沒人不會為自家兒郎們的勝利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