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在某點發過但沒簽上的文,能不能在柿子這裡發啊。
聽人說會被判定為自己抄自己?
那很可怕了~
ps:因為翻舊電腦發現了以前寫的稿子,居然有十萬多字,感覺怪可惜的,所以有此一問。)
關於付賬的事,徐子寧說到做到。帕蒂莎她們這些天的消費,全部由他買單。
至於說,為什麼在自己的地盤買東西還要花錢這種事,那就是默認的規矩了。
嘚裡城大著呢,人不老少,除了白象土著和帶嚶人外,其他那些人便是算少了也得有個幾十萬上下。
諸如外交人員、商人、移民……都是在開戰前沒跑掉,開戰後跑不掉了,隻能被困在城裡頭等著明軍打進來。
大明人或者外藩小弟的人,都可以說是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明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
而那些夷虜子卻是各有心思。
沒被戰火波及到的幸存者,躲在陰影裡觀察著明軍的一舉一動。
直到被搜城的明軍發現並抓住。
明軍沒有刹它們,在入城後,對於那些沒開戰番邦人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優待。
例如保證它們的安全,發放基礎生活所需的食物和水,甚至還主動為它們修繕住所商鋪什麼的。
在這開店的可以正常營業,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搞事。
而說了可以正常營業,那去買東西自然是要給錢的。
欽差大臣的身邊人也不能例外。
至於說為啥明軍忽然像個人了,主要還是因為不能真的把整座城給清空了。
城市不是一大堆空房子,而是需要無數居民來組成並運作的。
白象幅員遼闊,大明的人再多,短時間內也難以有效利用起來多少。
時至今日,在榜葛喇以東都還有大片的土地荒廢著呢。
更彆提新占領的嘚裡了。
麵對著近乎空寂的各大城市,還有那些被戰火摧殘過,千裡無雞鳴的村、鎮、鄉野地區,明軍甚至感覺有點“孤獨”了。
再粗魯的武將也明白,這樣不行,這樣並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由湯之旺牽頭,以懷柔為先的戰後重建工作,開始逐步推行。
也算是挽回一下,明軍那跌落穀底還要往下挖的糟糕形象。
趁著古長戈他們在南邊的清理工作基本結束了,便以慶祝徹底平定白象為名,邀請各路名流人士於嘚裡舉行宴會。
“哈欠~真沒意思。”
指揮車後座上,魏友德看著窗外,感覺無聊透頂。
他們剛來到嘚裡沒幾天,之前在孟蕒以及孟蕒以南的大片區域,對於嚶仆軍殘存的抵抗力量進行大規模清洗,刹得整個人都進入狀態了,一時間沒緩過勁來。
平靜下來確實會覺得無聊。
關鍵是車上也沒人和他聊天,司機和親衛都坐得板正,仿佛是要去麵聖似的。
而古長戈卻在前麵的車上,親口說不願意和他同坐一輛車,有芥蒂。
他倒是不介意,無非就是古長戈以前當教書匠的脾氣發作了而已。
貌似見不得他刹戮過甚?
這話說的,給他整不會了都。
說到底,古長戈也不是什麼好人,進攻路上刹掉的降敵,數都數不完。
俗話說大哥不笑二哥。
有啥資格跟他生這種氣呢?
所以他就好奇啊。
好奇了就問。
古長戈當時是咋說的來著?
美其名曰:它們會拖累行軍速度,我們也養不起那麼多俘虜。
刹掉是一種仁慈。
“……”
他當時都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