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實又帶著他的族人過來了,這一次,他帶來了更多的男人,一共有二十六個,這已經是青果部落能派出的最多人數了。
劉田讓實的族人先去乾活,他把實獨自留了下來,他對實說,
“你們部落是不是有那種皮很厚的青色的果子?”
實一臉驚訝的看著劉田,他不知道眼前的這個男人是怎麼知道的。
實沒有隱瞞,他不敢得罪劉田,畢竟,他的部落還需要依靠華部落吃飯,而且,那種果子除了能驅蚊避蟲之外,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其他用處,這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是的,華首領,在我們部落附近,結那種果子的樹確實有很多,但那種果子不能吃,連老鼠都不吃!”實老實的回道。
“嗯,實,那種樹叫桐樹,結出來的果子叫桐油果,對你們部落來說可能作用不大,但對於我們華部落來說卻很重要。”
“我需要桐樹,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拿食物或是陶器來跟你交換!”
實是個比較忠厚的人,他也沒問劉田要這些樹有什麼用,就擺了擺手說,“不用了,華首領,如果你們需要的話,可以自己去挖,反正那種樹在我們青果部落有很多,隻要不全部挖光,給我們留一些就可以了!”
劉田覺得作為一個大部落的首領,沒必要占這個小便宜,他想了想說,“我們華部落有很多活要乾,我安排不出人手去你的部落挖桐樹,這樣吧,你讓你的族人幫助我挖樹,然後送到華部落來,我會給相應的報酬,十棵樹換一斤肉或是半斤鹽,你看如何?”
實從來也沒想過,自己部落那大片沒用的桐樹,居然會有人將他們當成寶貝,而且還肯出大價錢來收購。
他在心裡估量了一下,桐樹到底有多少棵,他根本數不過來,但十棵樹就能換一斤肉,那一大片桐樹如果全部挖過來換成肉,他感覺他的部落將會有一座肉山了。
青果部落的男人大部分都來了華部落,幫助華部落挖河渠,但部落裡還留著一些外出狩獵的男人和一些女人,他覺得他們不用再外出狩獵或采集了,直接去挖桐樹就可以了。
實很興奮,他對劉田說,“華首領,那我這就回去,讓我的族人去挖桐樹,給你送過來!”
劉田點了點頭,說,“嗯,你現在就回去,不過要注意的是,你們要連根把樹挖出來,不能直接砍斷,而且樹根上還要帶些土,不能讓它們在路上就枯死了,枯死的樹我可不要!”
然後劉田還給了實一些挖樹的工具,鋤頭鐵鍬鏟子啥的。
不過這些工具用完後,還得歸還華部落。
實把那些鐵製的工具用藤蔓捆紮起來,扛在肩上,就回了青果部落。
青果部落距離華部落很近,走路隻需要一個多小時,要不然,他們的族人來華部落乾活,也不可能早出晚歸。
不過,距離較遠的部落來華部落乾活後就不能像青果部落那樣,早上過來,晚上回去了。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又陸續有好幾個部落派來了他們的族人,來挖河渠賺取勞務費用。
距離太遠的部落,劉田就讓瓦匠們在河渠旁邊修建草棚供他們居住。
風每天記錄好他們出工的人數和部落歸屬,等完工後,再一起結算。
這些部落的族人,每隔幾天就回部落一趟,把掙到的肉,鹽巴或是陶器送回自己的部落。
青果部落的族人也開始陸續送來桐樹,送來的桐樹有大有小,大點的就幾個男人抬著,小點的樹,女人扛著,這些樹都按照劉田的要求,根部保存完好,用草繩編成網兜著泥。
做的很仔細,桐樹也保存的很好,劉田非常滿意。
由於兩個部落的距離很近,每天都能往返七八趟,每趟送來十棵樹,就能換一條肉乾,每天就能得到七八條肉乾。
青果部落的族人也很樂意做這樣的事情,雖然要花力氣,累一點,但可比外出狩獵采集要安全多了。
送來的桐樹,找了一塊空地,劉田讓農夫們挖坑直接種上,用水桶挑來水,在根部澆上水就可以存活了。
這些樹基本上都已經長成了,也不用刻意的給它們施肥。
農夫們用曲轅犁將荒地翻耕了兩遍後,就可以開始播種了。
菰米地需要引水,形成水田,所以整片地靠近水塘,便於引水灌溉,粟米對於水源的要求相對要低一些,所以距離水塘要稍遠一些。
200來畝的菰米地分成了十塊方方正正的水田,田與田之間築上田埂作為分割,方便農夫們行走,而且還能方便蓄水。
菰米不像水稻那樣,種植的時候還要育苗,菰米的種植要更簡單粗暴一些,把種子撒進田裡,讓它自然生長就可以了。
水田的地勢要比水塘更低一些,直接在塘埂上鑿一個洞,連同下方的水田,水就能流入水塘裡。
粟米地就不用這麼麻煩了,不需要造水田,直接旱地就可以種,翻耕後的土壤很鬆軟,把粟米種子撒進地裡,施上肥料,就可以自由生長了。
粟米種子一共有七百來斤,本來開墾了400畝地,但發現種子沒種完,還剩下幾十斤種子,於是劉田就讓農夫又開墾了100畝地,這才把所有的種子都種了下去。
把這兩種最主要的農作物種植下去後,劉田也徹底放下心來,接下來,就是讓農夫們好好的去打理地塊,儘心儘力的除草施肥,期待著秋季能有大豐收。
有了兩種古代很重要的糧食作物後,華部落也差不多算是進入農業時代了,如果在這片土地上,糧食能獲得大豐收,那麼今後,狩獵和采集將慢慢變得邊緣化,成為食物來源的輔助措施。
喜歡原始蠻荒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原始蠻荒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