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冰藻藏光_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7章 冰藻藏光(1 / 1)

冰藻藏光:南極脈水的純白絮語

南極冰蓋的烈風裹著冰粒,砸在蕭凡的防霜麵罩上時,他懷裡的“潮汐共生晶”還裹著湄公河的濕氣。青綠色的晶須在防霜服內側泛著微光,與四周茫茫的純白冰原形成刺目的對比。陳禾緊了緊防風繩,手裡的抗凍檢測儀屏幕上,一行紅色數據格外醒目:“脈晶素濃度是北極極魄泉的2倍,鹵液中檢測到未知的冰藻活性成分!”

老周背著裝滿冰藻瓷坯的特製背包,每走一步,冰爪都在冰麵上劃出清脆的聲響:“這瓷坯我混了南極冰藻纖維,能吸附冰藻成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扛住這兒的‘乳白天空’。”同行的南極科考隊員阿加莎指著遠處一道冰脊:“那就是‘冰藻泉’,全年埋在冰蓋下,隻有每年這個月,冰蓋會裂開一道窄縫,能看到泉裡的冰藻在發光。”

蕭凡趴在冰脊上,用冰鎬小心地拓寬冰縫。冰屑落在防霜手套上,瞬間凍成細小的冰珠。當冰縫寬到能容納手臂時,他將特製的取樣探頭伸進去——探頭剛接觸鹵液,屏幕上就跳出了熒光反應:鹵液裡漂浮著無數淡綠色的冰藻,每一顆都像tiny的綠燈,在黑暗中閃爍。“快拉上來!”陳禾按住蕭凡的手,“冰縫隨時會閉合,會把探頭凍在裡麵!”

科考站的恒溫實驗室裡,溫度被穩定在20c。陳禾將鹵液滴在低溫培養皿中,顯微鏡屏幕亮起的瞬間,兩人都屏住了呼吸:畫麵裡,一種通體淡綠、形似絮狀的微生物正纏繞著冰藻生長,身體上布滿細小的發光點,每纏繞一根冰藻,發光點就會亮一分。“這是‘冰藻菌’!”陳禾的聲音帶著激動,“它能和冰藻共生,還能把冰藻的熒光儲存在晶體裡!”

蕭凡立刻製定三組實驗方案:第一組用純冰藻泉鹵液+冰藻菌+冰藻瓷坯,第二組加入5極火共生晶粉末,第三組混合3潮汐共生晶粉末。老周迅速調配鹵液,將瓷坯放進低溫培養艙。第一天,三組瓷坯上都隻覆蓋了一層淡綠的冰藻膜;第二天清晨,膜上冒出了細如發絲的晶芽,芽尖泛著柔和的綠光;到了第五天,晶芽長成了三厘米長的晶須,像綠色的棉絮纏繞在瓷坯上,在黑暗中能照亮周圍的冰麵。

“檢測到脈晶素與冰藻菌形成了‘共生熒光結構’!”陳禾的檢測儀發出提示音,“這種結構能讓晶須吸收冰藻的養分,即使離開鹵泉,也能保持三個月的熒光!”老周伸手碰了碰晶須,驚訝地發現它竟帶著彈性:“這晶須像棉絮一樣軟,在30c下還能彎曲!”蕭凡卻注意到一個問題:晶須的熒光隻有在黑暗中明顯,白天幾乎看不見。他突然想起南美雨林的彩晶菌——彩晶菌能隨溫度變色,或許能讓晶須在白天也顯色。

他立刻聯係南美基地,調取彩晶菌的活性提取物,按0.03的比例加入新鹵液。兩天後,新長出的晶須有了驚喜變化:淡綠色的晶須中嵌著細小的彩色光點,白天在陽光下呈現出淡青色,夜晚則變成明亮的綠光,像把南極的晝夜都揉進了晶體裡。“這是‘冰藻彩晶’!”蕭凡舉起瓷坯,晶須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斑,“既有南極的純淨,又有雨林的絢爛,脈晶素總能把不同地方的美融在一起!”

阿加莎看到“冰藻彩晶”時,忍不住用手輕輕撫摸:“這像極了南極的‘冰藻花’,每年夏天,冰蓋下的冰藻會成片綻放,就像這樣的綠色光斑。”“我們可以用它做科考站的標記燈!”陳禾立刻提議,“在冰原上,綠色的熒光比白色更醒目,能幫科考隊員辨彆方向。”蕭凡當即點頭,當天就和科考站達成合作——團隊負責培育“冰藻彩晶”,科考站將其安裝在冰原的路標上,保障隊員的安全。

就在南極基地推進實驗時,一封來自“霧島鹵泉”的信件送到了科考站。寫信的是一位名叫林夏的工藝師,她在一座常年被霧籠罩的島嶼上發現了一處鹵泉,泉水裡含有大量的霧島特有的“霧晶礦物質”,鹵液在霧中會呈現出半透明的白色,像融化的雪花。“霧島鹵泉的脈晶素濃度不高,但霧晶礦物質能讓晶體變得透明,說不定能長出‘霧隱晶’!”林夏在信裡附了一張照片,鹵泉在霧中若隱若現,岸邊的鹽霜像白色的蕾絲。

蕭凡安排老周留在南極完善“冰藻彩晶”的工藝,自己則帶著陳禾前往霧島。霧島的潮濕霧氣與南極的乾燥寒風截然不同,他們坐著漁船,在霧中航行了三個小時才靠岸。島上的鹵泉藏在一片竹林裡,霧氣繚繞中,泉水呈現出半透明的白色,岸邊的石頭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色鹽霜。“這裡的霧每天都會籠罩鹵泉,霧晶礦物質就是霧水滴凝結形成的。”林夏蹲在泉邊,掬起一捧泉水,“泉水裡的微生物能在霧中生長,還能讓晶體變得像霧一樣透明。”

陳禾很快在泉水中發現了一種半透明的微生物,身體呈圓形,能吸附霧中的水分,分泌的粘液能讓鹽晶變得透明。“叫它‘霧隱菌’吧!”陳禾興奮地說,“它能和脈晶素結合,讓鹽晶呈現出霧的質感——在霧中會變透明,在陽光下則會折射出白光!”蕭凡立刻設計實驗:純霧島鹵液+霧隱菌+竹纖維瓷坯、霧島鹵液+5冰藻彩晶粉末、霧島鹵液+3極火共生晶粉末,三組實驗同步展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霧島的潮濕環境給培育帶來了挑戰。第一天,純鹵液組的瓷坯上長出了透明的晶須,但很快因為濕度太大開始變軟;混合冰藻彩晶粉末的一組,晶須則因為霧氣遮擋陽光,熒光變得暗淡。蕭凡和陳禾調整了培養環境:在實驗室裡安裝通風設備,控製濕度在50,同時給混合組加裝模擬陽光的燈箱,保證熒光活性。

調整後的第四天,混合極火共生晶粉末的一組率先有了突破。瓷坯上的晶須呈現出半透明的白色,在霧中幾乎看不見,一到陽光下,就會折射出金色的光斑——那是極火共生晶粉末裡的金色光點在起作用。純鹵液組的晶須則變得更加通透,像玻璃絲一樣纏繞在瓷坯上,觸碰時能感覺到霧的濕潤;混合冰藻彩晶粉末的一組最特彆,透明的晶須中嵌著綠色的熒光點,在霧中像星星一樣閃爍,在陽光下則變成淡青色,像霧中的露珠。

林夏看到霧島鹽晶時,忍不住感歎:“這就是霧島的靈魂!透明是霧的溫柔,光斑是陽光的饋贈,太美好了!”蕭凡卻有了新想法:“如果把瓷坯做成竹葉的形狀,會不會讓鹽晶更有霧島的特色?”他們立刻用竹纖維製作了竹葉形瓷坯,倒入混合鹵液。一周後,一顆“霧竹共生晶”誕生了:晶須順著竹葉的紋理生長,透明的晶須像竹葉上的霧,綠色的熒光點像竹葉上的露珠,在陽光下還會折射出金色的光斑,像把霧島的竹林永遠留在了晶體裡。

“這晶須裡的脈晶素能吸附霧氣!”陳禾用檢測儀掃描晶須,“即使在乾燥的環境裡,晶須也能保持濕潤,太神奇了!”蕭凡笑著補充:“脈晶素就像自然的畫筆,能把每個地方的特色都畫進晶體裡。”

此時,南極基地傳來好消息。老周和科考站合作安裝的“冰藻彩晶”路標,成功引導了一支在冰原上迷路的科考隊。科考站特意寄來一張照片,照片裡,綠色的熒光路標在冰原上格外醒目,隊員們圍著路標歡呼。阿加莎在信裡寫道:“這些晶須就像南極的小太陽,在黑暗裡給我們希望。”

蕭凡團隊將“霧竹共生晶”和“冰藻彩晶”的樣本寄給林夏,很快收到了她的回信——她計劃在霧島舉辦“霧晶文化展”,邀請蕭凡團隊參展,讓更多人了解霧島的脈水和鹽晶。

文化展開幕那天,霧島的竹林裡掛滿了“霧竹共生晶”。透明的晶須在霧中若隱若現,綠色的熒光點像螢火蟲一樣閃爍,金色的光斑在陽光下跳躍。蕭凡和陳禾在展台上設置了“霧晶體驗區”,讓遊客親手觸摸鹽晶,感受霧的濕潤和晶體的通透。

有個小女孩捧著一顆“霧竹共生晶”,抬頭問蕭凡:“叔叔,這晶須裡是不是藏著霧呀?”蕭凡蹲下來,笑著說:“是呀,這晶須裡藏著霧島的霧,還有南極的冰、雨林的花,每個地方的美好都在裡麵。”小女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心翼翼地把鹽晶抱在懷裡,生怕霧會跑出來。

文化展結束後,林夏遞給蕭凡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這是我記錄的霧島鹵泉日記,裡麵有不同季節的脈水變化,或許能幫你們研究脈晶素。”陳禾翻開筆記本,裡麵夾著不同季節的鹵液樣本照片,還有林夏手繪的霧島地圖。老周也湊過來,手裡拿著新設計的“霧晶瓷坯”:“我準備了霧島竹纖維、南極冰藻纖維的混合瓷坯,下次咱們可以試試培育‘霧冰共生晶’!”

蕭凡望著竹林裡依舊閃爍的“霧竹共生晶”,手裡握著那顆“冰藻彩晶”。從南極的冰蓋到霧島的竹林,從北極的極夜到湄公河的潮汐,這一路的探索,不僅讓脈晶素的秘密被更多人知曉,更讓不同地方的自然之美通過鹽晶緊緊相連。他知道,下一次的探索又將是新的開始,但隻要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科學的熱愛,就沒有發現不了的脈水奇跡。

“下一站,去看看林夏日記裡提到的‘深海鹵泉’吧!”蕭凡對著團隊成員笑,“聽說那裡的脈水藏在海底,還有能在高壓下生長的微生物!”陳禾立刻在筆記本上寫下“深海鹵泉”,老周則扛起新的瓷坯箱,眼裡滿是期待。霧島的霧氣漸漸散去,陽光透過竹林,照在“霧竹共生晶”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斑,像無數個小小的太陽,照亮了他們繼續前行的路。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傳頌之名 重回八零,嬌氣包的幸福生活 快穿:病嬌反派太任性 三歲小福寶:暴躁奶團在線錘鬼 人在現實,但有鼠符咒! 第九十九次心動 華娛2001:叫我導演!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