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穀場上的健康課
嘎查村的曬穀場被晨光鍍上一層暖金色時,蕭凡和葉之瀾已經搬著桌凳、食材趕了過來。紮西和幾個村民早把曬穀場中央的青稞堆挪到邊上,騰出一塊平整的空地,王大爺還特意扛來自家的木黑板,用粉筆在上麵寫了四個歪歪扭扭的大字——“藻光飲食課”。
“先把玉米糊煮上吧?”葉之瀾把鋁鍋架在臨時搭的土灶上,往鍋裡舀了幾瓢清水,蕭凡已經蹲在旁邊,把提前泡好的乾玉米粉倒進盆裡,手指撚了點粉末:“這個濕度剛好,煮出來不結塊。”他抬頭時,看見葉之瀾正踮著腳夠木架上的蜂蜜罐,袖口滑下來,露出手腕上的銀鐲子,趕緊起身幫她拿下來,“小心點,彆摔著。”
土灶裡的柴火劈啪作響,清水很快冒起熱氣。葉之瀾把玉米粉慢慢倒進鍋裡,蕭凡拿著長柄勺子順時針攪拌,兩人配合得默契十足——從實驗室裡一起調試藻株樣本,到如今在曬穀場煮玉米糊,這樣的協作已經刻進了骨子裡。“記得多攪一會兒,不然底下會糊。”葉之瀾蹲在灶邊添柴火,火苗映得她臉頰通紅,“等下還要教大家用乾玉米粉,冬天沒新鮮玉米也能搭配藥液。”
村民們陸陸續續趕來,卓瑪牽著紮西阿媽的手,蹦蹦跳跳地跑到最前麵,小宇則抱著畫板,找了個能看清灶台的位置坐下,準備把“上課的樣子”畫下來。王大爺搬來小馬紮,挨個兒招呼村民:“都坐近點,蕭醫生葉醫生要教咱們怎麼吃藥才舒服,還有好吃的玉米糊!”
玉米糊煮得粘稠時,葉之瀾舀出一碗,晾到溫熱,倒進提前準備好的藥液。蕭凡站在木黑板前,拿起樹枝在黑板上畫了個簡單的藻株圖案,又畫了個玉米:“大家看,藻株就像小工人,幫咱們調理腸胃、降血糖,但遇到高纖維的玉米,就需要‘幫手’——蜂蜜和玉米汁就是幫手,能讓小工人更有力氣,還不苦。”
村民們聽得認真,有位大嬸舉手:“蕭醫生,我家娃不愛喝甜的,能不能不加蜂蜜?”葉之瀾立刻笑著回應:“當然可以!咱們可以用酸豆角,阿媽們泡的酸豆角裡有‘小細菌’,能幫著藻株乾活,剛才紮西阿媽還帶了酸豆角,等下咱們試試酸豆角配藥液。”紮西阿媽趕緊從布包裡掏出玻璃罐,打開蓋子,酸香立刻飄了出來,卓瑪湊過去聞了聞,皺著鼻子說:“我還是喜歡甜的!”
大家都笑了,蕭凡趁機把調好的玉米汁藥液遞給卓瑪:“先嘗嘗這個,不好喝再換酸豆角的。”卓瑪接過小碗,抿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像玉米糖!”她仰起頭,幾口就喝光了,還舉著空碗要再要一碗。葉之瀾笑著又調了一碗,對村民們說:“孩子們能接受,咱們大人就更沒問題了,大家都來試試,喜歡哪種就用哪種搭配。”
村民們排著隊試喝,有的選玉米汁蜂蜜味,有的選酸豆角味,時不時傳來“這個好喝”“這個不苦了”的聲音。王大爺喝完一碗,抹了抹嘴,站起來說:“我之前便秘,就著酸豆角喝藥液,沒幾天就好了!咱們老輩人常說‘食藥同源’,蕭醫生葉醫生這是把老理兒變成了真真切切的好東西啊!”
蕭凡拿出提前寫好的口訣,貼在木黑板上:“玉米糊配藥液,甜香不苦口;酸豆角搭著喝,通便不用愁;乾玉米提前泡,冬天也能有。”他念了一遍,村民們跟著念,小宇趴在畫板上,把口訣和大家喝藥的樣子都畫了下來,還在旁邊畫了個大大的藻株太陽。
中午的時候,課堂還沒結束,蕭凡的手機響了,是廠家打來的,說芭蕉纖維供應緊張,批量生產可能要延遲。他皺了皺眉,葉之瀾注意到他的神色,走過來輕聲問:“怎麼了?”蕭凡把情況告訴她,葉之瀾想了想,眼睛突然亮了:“咱們可以讓穆薩在非洲收芭蕉葉啊!非洲的芭蕉葉多,既能解決供應問題,還能讓非洲的朋友參與進來,多好!”
蕭凡立刻給穆薩打視頻電話,穆薩剛吃完午飯,聽說情況後,爽快地答應:“沒問題!村裡的芭蕉葉多得很,明天就讓村民去摘,後天就寄給廠家!”他還轉身喊來阿米,阿米舉著一片大大的芭蕉葉,對著鏡頭喊:“蕭哥哥,葉姐姐,這是給你們的櫃子準備的!”葉之瀾湊到鏡頭前,笑著說:“謝謝阿米,等櫃子做好了,讓你在上麵畫畫好不好?”阿米高興得跳起來,連聲說“好!”。
掛了電話,蕭凡鬆了口氣,對葉之瀾說:“還是你有辦法,這樣既省時間,又有意義。”葉之瀾踮起腳,在他臉頰上親了一下:“咱們是夫妻,當然要一起想辦法。”旁邊的小宇看到了,捂著嘴偷笑,葉之瀾臉一紅,趕緊轉過身,去幫村民調藥液了。
下午的課堂更熱鬨了,村民們不僅學會了用藥搭配,還主動分享自己的飲食經驗。紮西阿媽教大家怎麼泡酸豆角才夠味,王大爺教大家怎麼選好的玉米種,蕭凡和葉之瀾則把這些經驗都記下來,準備整理成“嘎查村健康食譜”,印成手冊發給大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夕陽西下時,課堂才結束。村民們拎著剩下的玉米糊和藥液,笑著回家了。小宇把畫好的畫遞給蕭凡和葉之瀾,畫上有曬穀場、木黑板、煮玉米糊的土灶,還有大家笑著喝藥的樣子,最上麵寫著“藻光飲食課,真開心!”。
“咱們明天去看看小米種的地吧?”葉之瀾把畫收進包裡,挽著蕭凡的手往回走。蕭凡點頭:“好,我已經和紮西約好了,村後的向陽地很適合種小米,明天咱們一起去翻地。”晚風拂過,帶著青稞的香氣,兩人並肩走在田埂上,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緊緊靠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兩人就帶著工具去了村後的空地。紮西已經在那裡等著了,還帶來了幾個村民幫忙。蕭凡拿起鋤頭,開始翻地,葉之瀾則蹲在旁邊,用小鏟子把土塊敲碎,時不時幫蕭凡擦汗。小宇也來了,拿著小鋤頭,在旁邊挖了個小坑,說要種“自己的小米”。
“穆薩說小米種喜歡溫暖,這裡的陽光剛好。”蕭凡直起腰,擦了擦額頭的汗,“咱們把地分成小塊,一部分種小米,一部分種玉米,讓它們做鄰居。”葉之瀾點頭,從包裡拿出穆薩寄來的小米種,倒在手心,金黃的小米粒在陽光下閃著光:“這是非洲的種子,咱們要好好種,等長出來了,寄點給穆薩和阿米。”
大家一起動手,很快就把地翻好了。蕭凡教村民們怎麼淺播小米種,怎麼蓋土,葉之瀾則拿著筆記本,記錄播種時間、土壤濕度和溫度:“這些數據要記好,以後給非洲的朋友分享種植經驗。”小宇把自己的小米種小心翼翼地放進小坑裡,蓋好土,還澆了點水,小聲說:“小米小米快長大,我要寄給阿米看。”
種完小米,已經是中午了。大家坐在田埂上休息,紮西拿出帶來的青稞餅和酥油茶,分給大家。蕭凡咬了一口青稞餅,對葉之瀾說:“等小米長出來,咱們可以用小米粥配藥液,再做個‘跨洲健康搭配’。”葉之瀾笑著點頭:“還要拍照片發給穆薩,讓他看看嘎查村的小米長得多好。”
下午,兩人回到實驗室,開始整理“嘎查村健康食譜”。葉之瀾負責寫文字,蕭凡負責排版,還把小宇的畫插進去,作為插圖。“這個食譜不僅要給村民,還要寄給非洲的培訓中心,讓他們也參考參考。”葉之瀾把食譜打印出來,遞給蕭凡看,“你看這樣行不行?”
蕭凡接過食譜,翻了幾頁,笑著說:“很好,既有咱們村的特色,又實用。對了,廠家剛才發消息,說非洲寄的芭蕉葉已經收到了,下周就能開始批量生產儲存櫃,還問咱們彩繪設計好了沒。”葉之瀾眼睛一亮:“咱們下午去找小宇,讓他把儲存櫃的畫設計好,明天發給廠家。”
兩人找到小宇時,他正在院子裡畫“小米生長日記”,已經畫了“第一天:種子埋進土裡”。看到蕭凡和葉之瀾,小宇趕緊把畫拿給他們看:“蕭哥哥,葉姐姐,我要每天都畫,記錄小米長大的樣子。”葉之瀾摸了摸他的頭:“小宇,我們想讓你幫個忙,給非洲的儲存櫃畫畫好不好?”
小宇高興地答應了,立刻拿出彩筆和紙,開始畫起來。他照著阿米信裡的非洲草原,畫了藍天白雲和綠色的草原,又畫了阿米和幾個非洲孩子,舉著芭蕉葉儲存櫃,旁邊還畫了嘎查村的玉米地和小米地,用一條彩虹把兩地連起來。蕭凡幫他修改了儲存櫃的線條,葉之瀾則找了村裡的顏料,陪他一起在樣品櫃上試畫,最後確定了“正麵畫藻光太陽,側麵畫跨洲風景,背麵寫‘我們共享陽光’”的設計。
把設計圖發給廠家後,兩人坐在院子裡,看著小宇的“小米生長日記”。葉之瀾靠在蕭凡肩上:“你看,咱們做的事雖然小,但卻把這麼多人連在了一起,有嘎查村的村民,有非洲的朋友,還有小宇和阿米。”蕭凡握住她的手,指尖輕輕摩挲著她的手背:“這就是咱們一開始想做的,讓藻株藥帶著溫度,把好日子的希望傳出去。”
夕陽西下,院子裡的向日葵朝著太陽的方向,小宇的畫放在石桌上,上麵的小米芽剛冒出頭。蕭凡和葉之瀾相視而笑,他們知道,小米會長大,儲存櫃會運到非洲,健康課會繼續開下去,而他們的“藻光守護”,也會像這夕陽一樣,溫暖著更多的人。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